[发明专利]一种钢板辊道输送转弯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1627.6 | 申请日: | 201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4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8 | 分类号: | B21B39/18;B21C5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8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输送 转弯 调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钢领域使用的轧制钢板输送辊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板辊道输送转弯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钢板轧制成形后,一般需要再经过打印喷码设备进行打印喷码,以实现对生产公司、生产日期及代码型号等的标记利于后续出厂。钢板轧制成形一般是有输送辊道进行输送,输送辊道上有一段喷印段辊道,喷印段辊道位置侧边设置打印喷码设备对送至的钢板进行打印喷码。
同时,由于厂房布置限制以及节约用地等因素制约,同时钢板输送辊道又相对较长,所以在进入喷印段辊道之前的辊道中,一般会考虑将辊道转向布置以节省占地面积。申请人所在单位的轧制钢板喷印输送系统,即包括一段喷印段辊道,正对衔接于喷印段辊道前方的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以及和轧制区域出料端衔接的轧制输出段辊道,轧制输出段辊道和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之间呈90度角转向布置且在连接处设置有转盘装置实现对钢板的转向。
但是由于钢板是在前行的过程中被转盘装置带动实现转向,故导致钢板转向角度难以精确控制,进而使得钢板进入喷印前衔接段辊道后产生歪斜,进而导致后续喷印段辊道中对钢板进行喷印打码时,产生歪斜,影响喷印质量。同时,钢板有时候倾斜角度过大,还会导致撞击损伤喷印设备以及钢板自身,造成事故。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辊道两侧设置挡板来调理钢板角度,但这种方式调整效果有效,而且长期使用容易导致挡板也被钢板撞击损坏,更换频率较高,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更好地实现钢板转弯后调整对中,提高钢板输送顺畅性和安全性的钢板辊道输送转弯调整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板辊道输送转弯调整方法,包括在钢板输送时采用转盘装置实现对钢板在辊道上转向的步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板转向后输送过程中,依靠控制在辊道上顺辊道布置的锥度方向交替反向错位设置的两排锥形辊筒相互反向旋转带动钢板产生旋转,实现钢板角度调整的步骤。
这样,依靠锥度方向交替反向错位设置的两排锥形辊筒的控制,实现对其上的钢板的角度调整对中,提高了钢板输送顺畅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具有调整可靠快捷,实施方便肯定等优点,
作为优化,本方法采用以下的轧制钢板喷印输送系统实现,所述轧制钢板喷印输送系统包括喷印段辊道,喷印段辊道位置设置有能够对经过的钢板进行打印喷码的打印喷码设备,正对衔接于喷印段辊道前方设置有喷印前衔接段辊道,还包括和轧制区域出料端衔接的轧制输出段辊道,轧制输出段辊道和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之间呈90度角转向布置且在连接处设置有转盘装置实现对钢板的转向;所述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中还设置有能够实现钢板角度调正的钢板角度调整装置;所述钢板角度调整装置,包括钢板旋转调节机构,所述钢板旋转调节机构,包括多组锥形辊机构,锥形辊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整体呈锥筒形的锥形辊筒,还包括设置在锥形辊筒一端并和锥形辊筒传动连接的锥形辊电机,各组锥形辊机构中的锥形辊筒沿宽度方向水平并排且使得相邻的锥形辊筒锥度方向交替反向错位设置,使得各组锥形辊机构中锥形辊筒构成的辊道成为能够驱动其上钢板旋转的功能部分。
这样,在钢板进入到喷印段辊道之前的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中,可以靠设置的钢板角度调整装置实现对钢板角度的主动调正,使钢板回复到正对流水线方向的准确方位,喷印时不会发生歪斜,保证了钢板喷印质量,同时避免了钢板歪斜和辊道两侧设置的挡板产生碰撞,极大地提高了钢板输送顺畅性和安全性。具体地说,设置的钢板旋转调节机构中,各组锥形辊机构中锥形辊筒构成的辊道衔接于喷印前衔接段辊道中,当钢板从其上经过时,控制辊道中锥度方向不同的左右两排锥形辊筒,一排正向旋转,另一排反向旋转,使其旋转方向和钢板需要调整方向一致,即可靠锥形辊筒的错位旋转带动其上的钢板产生旋转,实现钢板角度调节。具有结构简单,控制调节方便灵活,不需外加装置增加成本等优点。
作为优化,钢板旋转调节机构中每个锥形辊筒的轴心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得每个锥形辊筒中心位置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这样,保证调整时两侧锥形辊筒施力平衡,更加方便调整后得到的钢板保持在辊道中部位置。
作为优化,每组锥形辊机构中的锥形辊筒两端均具有同轴设置向外延伸的安装轴,安装轴靠轴承安装在对应的两个锥形辊筒安装座上,两个锥形辊筒安装座下端固定于水平设置的同一底板上,锥形辊筒传动输入端的安装轴穿出所在的锥形辊筒安装座并和对应的锥形辊电机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1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冲压装置
- 下一篇:冷连轧机动态变规格轧制的厚度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