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胺泄漏应急处置剂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1284.3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9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倪小敏;王喜世;姜童辉;王志刚;丛海勇;孔祥晓;黄妍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D3/33 | 分类号: | A62D3/33;A62D101/2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卢敏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胺 泄漏 应急 处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胺泄漏应急处置剂,其由表面活性剂0.5~10.0份、转化剂5.0~40.0份、絮凝剂0~4.0份、氧化剂0~8.0份、固化剂0~0.2份、水50.0~95.0份组成。本发明的苯胺泄漏应急处置剂在使用时,以雾化方式喷射到苯胺泄漏现场,不仅可以快速降低空气中的苯胺蒸气浓度,还可以使得液态苯胺快速转化凝固,并可在较长时间内抑制苯胺蒸气的再次挥发,为后续救援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苯胺泄漏应急处置剂。
背景技术
苯胺作为一种重要的胺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化工产品领域用途十分广泛,是染料、农药、橡胶等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原料之一。苯胺的毒性较大,少量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有致癌作用;苯胺还具有燃爆危险,遇明火可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苯胺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泄漏,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也给人体、动植物或其他生物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应急处置是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后的首要措施,是防止危化品蔓延扩散,尽可能地降低或清除其危害的有效方法。选择正确的应急处置剂,是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成功的重要前提。苯胺是一种挥发性的液体,在其泄漏后的应急处置中,首要措施即是对泄漏的苯胺液体及其蒸气的处置:一方面降低空气中苯胺蒸气的浓度;另一方面阻止泄漏苯胺液体的流淌,使其能够快速凝固集中在尽量小的区域内,以防其流动扩散到其他区域,扩大污染范围;同时尽量抑制苯胺液体的二次挥发,防止空气中的苯胺浓度再次上升,为应急救援人员进入泄漏现场提供必要的条件。
从现有技术来看,尚无针对苯胺泄漏的专用应急处置剂。对苯胺蒸气,通常是采用水雾或泡沫进行稀释;苯胺在水中的溶解度低,水雾或泡沫处置后的苯胺很容易重新挥发,导致空气中的苯胺浓度再次上升。对液体苯胺,主要采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进行吸附,但这些吸附剂对苯胺的吸附能力有限,且容易受到升温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导致苯胺脱附,苯胺蒸气重新挥发出来造成二次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洗消效率高且无毒环保的苯胺泄漏应急处置剂。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苯胺泄漏应急处置剂,其各组分按质量份的构成为:
表面活性剂0.5~10.0份;
转化剂5.0~40.0份;
絮凝剂0~4.0份;
氧化剂0~8.0份;
固化剂0~0.2份;
水50.0~95.0份;
各组分的总质量份为100份。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α-烯基磺酸钠、月桂醇醚磷酸酯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椰油酰胺丙基二甲胺乙内酯、月桂酰胺丙基二甲胺乙内酯、椰油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月桂基亚氨基二乙酸二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转化剂为硫酸和磷酸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氧化剂为高锰酸钾或双氧水。
所述絮凝剂为硫酸铝、氯化铝、硫酸铁、氯化铁或其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固化剂为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苯胺泄漏应急处置剂的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称取后,然后混合搅拌至澄清,即得苯胺泄漏应急处置剂。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12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