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曲半管表面电解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1207.8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0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远龙;常丹丹;李高超;蒋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1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曲 表面 电解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弯管电解加工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弯曲半管表面电解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弯曲半管结构复杂,表面形状不规则,且工件材质为高温合金,传统金属切削加工难以完成该零件的加工。电解加工是特种加工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尤其适用于难加工材料、形状复杂或者薄壁工件的加工,在航空、航天、军事、核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电解加工工装要求定位精准,导电能力强,耐腐蚀性好,因此合理精良的工装设计对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033380A,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发明的名称为一种变截面弯曲半管电解加工工装,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变截面弯曲半管电解加工工装,其主要包括工件夹具和工具夹具。工件夹具中,靠模支撑工件,压块将工件压紧在靠模上,立柱安装于上扇盘和下扇盘之间,通过心轴实现工位的转换;工具夹具中,阴极通过定位心轴和键保证其与连接板的相对位置。其不足之处是:上扇盘和下扇盘均通过心轴与底座相连,转换工位时需旋转上扇盘和下扇盘,而上扇盘和下扇盘与底座接触面之间为滑动摩擦,摩擦阻力较大,旋转较为困难,且会加重零部件的磨损;工件夹具上下对称,均采用扇形盘和心轴结构,若上下心轴轴线不在一条直线上,转动下扇盘时将受到上扇盘带来的阻力,因此对上扇盘和下扇盘同心度要求较高;底座为C型一体式,结构较为笨重,不方便安装和拆卸;阴极通过定位心轴和键保证其与连接板的相对位置,操作不便;靠模侧面固定有电缆,工件的导电通过工件与靠模接触实现,由于工件内部形状不规则,不能保证与靠模接触面完全贴合,导致工件导电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弯曲半管表面电解加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弯曲半管电解加工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弯曲半管表面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侧安装在机床上的底座,以及同样安装在机床上并位于底座上方的上支架,上支架上固定有水平悬于底座上方的辅助支撑板,辅助支撑板底面安装有上扇盘,所述底座顶面通过工装侧面定位块垂直定位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内同轴安装有锡青铜材质的铜套,且铜套与轴承座之间过渡配合,轴承座上端水平安装有与上扇盘上下相对的下扇盘,且下扇盘与轴承座之间安装有推力球轴承,所述铜套内同轴安装有心轴,心轴与铜套之间间隙配合,心轴上端通过法兰面固定在下扇盘上表面,底座上还固定有可支撑下扇盘的辅助支撑,所述上、下扇盘之间固定安装有大端梁、小端梁,其中大端梁位于小端梁的后下方,所述小端梁顶部安装有小端靠模,大端梁后侧安装有大端靠模,弯曲半管安装在大端靠模、小端靠模之间,且弯曲半管上端通过定位块定位在小端靠模上,弯曲半管的上、下端分别通过小端压块、大端压块对应夹紧在小端靠模、大端靠模上,还包括安装在弯曲半管一侧的机床上的阴极支撑座,阴极支撑座朝向弯曲半管的一面通过定位板定位安装有阴极。
所述的一种弯曲半管表面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轴法兰面与下扇盘上表面之间、轴承座下端面与端盖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圈,所述轴承座上端面开有圆槽,圆槽内安装有密封圈,完成轴承座端面密封。
所述的一种弯曲半管表面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上设有3对6个分度销孔,用于确保转换工位后加工的旋转分度正确。
所述的一种弯曲半管表面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固定于底座上,工位转换时支撑下扇盘,平衡工装重心。
所述的一种弯曲半管表面电解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弯曲半管表面电解加工时有三个加工工位,三个加工工位对应的阴极共用同一个阴极支撑座。
本发明优点为:工装夹具体为分体式结构,避免了上下对称结构对同心度要求较高的问题,安装简单方便,便于调整;底座顶面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有3对6个分度销孔,确保转换工位后加工的旋转分度正确;下扇盘与轴承座之间安装有推力球轴承,将下扇盘旋转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底座顶面安装有支撑下扇盘的辅助支撑,平衡工装重心,改善下扇盘旋转效果;弯曲半管表面电解加工时采用三个加工工位,三个加工工位对应的阴极共用同一个阴极支撑座,阴极通过两块安装于阴极支撑座的定位板进行定位,定位方便,准确可靠;大端靠模和小端靠模与工件接触面均开有浅槽,浅槽内放置铜编织带,提高了工件导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弯曲半管表面电解加工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小端靠模和大端靠模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12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矩形管对接焊的焊接工艺
- 下一篇:一种自动攻丝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