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入光缆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0938.0 | 申请日: | 201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7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郑新杰;刘维思;杨浩;廖伟章;罗凡;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入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光缆,具体涉及光纤到户系统中从室外到室内段使用的一种引入光缆。
背景技术
光纤到户(FiberToTheHome,FTTH,也称FiberToThePremises)是一种光纤通讯的传输方法,是直接把光纤接入到用户的家中所需的地方。
其中,光纤到户的信号传输全部以光缆为媒介;从室外到用户段的光缆,被称为引入光缆,此段光缆解决了光纤网络应用中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但因住户环境及施工方式的差异,导致对引入光缆的结构及性能要求也各有不同。
目前,引入光缆大多采用蝶形光缆,该光缆结构为方形,光纤为一次涂覆光纤,光缆可沿墙敷设或穿管道敷设,此光缆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光缆护套材料壁厚较薄,耐温等级最多到70℃,在高温气候地区,不仅存在护套开裂、光纤断裂的风险,而且高温下外护套材料会发生热回缩,导致中心的光纤较外护套长,长出的部分会被迫发生弯曲,导致传输衰耗增加;
2、光纤为一次涂覆光纤,无缓冲材料保护,对光纤的保护性不强,在施工或成端时,容易因弯曲或受力出现断纤;
3、方形的光缆结构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扭动及打绞现象;
4、光缆结构上、下设置用于开剥的V形槽,由于其所处光缆壁厚较薄,外界水分很容易从此处进入护套内,影响光纤传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引入光缆存在耐温等级低、一次涂覆光纤无缓冲保护以及方形光缆结构易打绞和光缆结构上、下设置的V形槽易渗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引入光缆,包括缆芯和设置于缆芯外周的护套,所述光缆的横截面为圆形;
所述缆芯由光纤束和均匀挤塑在光纤束外围的内护套组成,所述光纤束由一根或多根光纤绞合而成,每根所述光纤外表面设有紧套层;光纤束外表面喷涂隔热硅油;所述内护套为高硬度材料制成,在所述内护套外周设有加强元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内护套外直径在1.8mm-5.0mm之间,制成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加工温度为230-280℃,硬度为邵氏50D-90D。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紧套层外直径为0.25-1.5mm,制成材料为阻燃聚烯烃,所述阻燃聚烯烃加工温度为130-180℃,硬度为邵氏40D-50D。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隔热硅油耐温300℃,采用气压控制的涂覆装置喷涂。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加强元件为非金属元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加强元件为芳纶纱、玻璃纱或者芳纶纱与玻璃纱的混合材料。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芳纶纱、玻璃纱或者芳纶纱与玻璃纱的混合材料采用S绞合方式包裹在所述内护套外周。
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吊线单元,所述吊线单元包括与所述光纤束平行的吊线以及与所述护套一体成型的吊线护套,且所述吊线护套和所述护套连接处壁厚较薄。
本发明通过设置高硬度的内护套及紧套层,大大提高了对光纤的保护性能以及光缆抗压扁力,使光缆的耐温等级提高至90℃,而且光纤紧套结构在加工连接器时不需额外保护,施工更便利;同时该光缆全部采用非金属材料,避免引雷风险,加强元件的设置还使光缆可以有效阻水,提高了成端的可靠性,另外本发明中的光缆可以管道和架空两用,使用范围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引入光缆的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中带有吊线单元的引入光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针对现有引入光缆存在的问题,对引入光缆结构进行了如下改进:
1、在光纤束外、护套内层增加一层在高温下无回缩或回缩较小的内护套,起到支撑原有护套(外护套)回缩应力的作用,且内护套硬度较高,大大增强光缆抗压扁力;
2、在一次涂覆光纤外围挤塑一层紧套层,对光纤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受力时光纤断裂;
3、将光缆结构更改为圆形,避免施工时打绞现象,且使用阻水元件,避免缆芯渗水。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引入光缆,光缆横截面为圆形结构,包括缆芯和设置于缆芯外周的护套1;缆芯由光纤束和均匀挤塑在光纤束外围的内护套2组成,光纤束由一根或多根光纤3绞合而成,每根光纤3外表面设有紧套层4,光纤3与紧套层4之间为真空,光纤束外表面通过真空气压涂覆装置喷涂有耐温300℃的隔热硅油5;内护套2为高硬度材料制成;在内护套2外周设有加强元件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09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相机模块
- 下一篇:一种易识别的通信光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