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抗静电PE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90890.3 | 申请日: | 201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8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缪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聚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29/04;C08L83/06;C08L23/08;C08L39/06;C08K13/02;C08K3/08;C08K5/11;C08K5/521;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廖彬佳 |
地址: | 3423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抗静电 pbt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抗静电PE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数计由如下组分组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60‑70份;聚合多元醇15‑20份、纳米银改性的二羟基聚二苯基硅氧烷5‑10份、增韧剂3‑10份;抗静电剂10‑15份;抗氧剂0.5‑3份;分散剂4‑8份;光屏蔽剂1‑5份。本发明通过添加聚合多元醇和纳米银改性的二羟基聚二苯基硅氧烷,利用二者的协同作用,使制得的PET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同时其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静电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抗静电PE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英文名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BT),属于聚酯系列,是由1.4-pbt丁二醇(1.4-Butylene glycol)与对苯二甲酸(PTA)或者对苯二甲酸酯(DMT)聚缩合而成,并经由混炼程序制成的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结晶型热塑性聚酯树脂,具有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好等优异之处。为了使PBT材料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行业,需要使其具备更好的抗静电性能,并且最好能够同时优化其他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CN 106530656A公开了一种抗静电PB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PBT材料以重量份数计由如下组分组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80-100份;增韧剂3-10份;抗静电剂20-30份;抗氧剂0.5-3份;分散剂4-8份;二氧化钛纳米粒子8-15份;光屏蔽剂1-5份。虽然该方法制备得到的PBT材料非常优异的抗静电性能,但其耐高温性能较差,在高温条件下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且抗静电PE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添加聚合多元醇和纳米银改性的二羟基聚二苯基硅氧烷,利用二者的协同作用,使制得的PET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同时其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静电PET材料,以重量份数计由如下组分组成:
其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的重量份可为60份、62份、64份、66份、68份或70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所列范围内其他数值均可行;聚合多元醇的重量份可为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或20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所列范围内其他数值均可行;纳米改性的二羟基聚二苯基硅氧烷的重量份可为5份、6份、7份、8份、9份或10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所列范围内其他数值均可行;增韧剂的重量份可为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或10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所列范围内其他数值均可行;抗静电剂的重量份可为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或15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所列范围内其他数值均可行;抗氧剂的重量份可为0.5份、1份、1.5份、2份、2.5份或3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所列范围内其他数值均可行;分散剂的重量份可为4份、5份、6份、7份或8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所列范围内其他数值均可行;光屏蔽剂的重量份可为1份、2份、3份、4份或5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所列范围内其他数值均可行。
以下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达到和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以重量份数计由如下组分组成:
本发明中以上述优选配比制备得到的PET材料性能最优。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前述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前述抗静电剂为烷基磷酸酯二乙醇铵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聚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中聚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08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