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淡水鱼去鳞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89027.6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6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施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婷婷 |
主分类号: | A22C25/02 | 分类号: | A22C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水鱼 去鳞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淡水鱼去鳞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多数水产品加工企业在对有鳞鱼等水产品进行去鳞加工时,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先把鱼解冻,解冻后把鱼放在工作台上,放平用一种小“鱼鳞刨”从鱼的尾部向头部刮,把鱼反过来再刮另一面,采用该方法直接对鱼一条一条地进行去鳞,这种采用人工去鳞的方法存在去鳞不干净、速度慢、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加工时间过长,导致鱼长时间裸露在浑浊的空气中,极易造成污染,从而发生质变,直接给加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目前市面上有自动去鳞机,但是在去鳞之后设备需要人员进行清洗,整体清洗麻烦,同时如果简单清洗会使设备留下较大的气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水鱼去鳞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淡水鱼去鳞机,包括外壳,外壳的内壁设有内筒,内筒通过内筒安装架与外壳相固定;内筒的上下端均为开口结构,且内筒的下方设有转盘,转盘与内筒的底部间隔设置;所述转盘的外侧设有底套,且底套与内筒固定连接,通过底套实现内筒底部密封,且转盘与底套之间活动设置,转盘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穿过底套并传动连接电机,转轴与底套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转盘的上表面设有叶片,因此通过电机带动转盘转动,此时在叶片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实现水流的转动,内筒的内壁上设有金属制成的刮头,在水流作用下,待加工的鱼做高速旋转,此时与刮头的剐蹭下,可以有效的去除鱼鳞;所述底套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延伸至外壳的外侧,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上盖,上盖的一端通过铰链与外壳相铰接;所述上盖的内侧设有药盒和水泵,药盒通过导管连接水泵的进水口,且导管上设有控流阀,水泵的进水口还连接有入水管,通过入水管连接外部水源;所述上盖的下表面安装有喷头安装座,喷头安装座上设有多个喷头,且喷头均连接水泵的出水口,因此通过水泵可以实现对内筒的加水,同时当选择控流阀开启时,水泵同时可以吸取药盒内的消毒药剂,从而实现对内筒的清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盒的上端设有药盒盖,方便后期添加药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和内筒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污管上设有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关闭,使得内筒内的污水由底套进入排污管内,从而实现污水的排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操作方便,不仅具有快速去除鱼鳞的功能,功能具有很好的清洁功能,清洁速度快,节省人工,避免了后期设备异味过大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淡水鱼去鳞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内筒、3-内筒安装架、4-转盘、5-转轴、6-轴承、7-电机、8-排污管、9-电磁阀、11-底套、12-叶片、13-刮头、14-上盖、15-药盒、16-水泵、17-药盒盖、18-导管、19-控流阀、20-入水管、21-铰链、22-喷头安装座、23-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婷婷,未经施婷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90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产品的鱼头和内脏清理机
- 下一篇:一种红提蜂蜜蛋糕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