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拼装单元体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87580.6 | 申请日: | 2016-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6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苗启松;卢清刚;刘华;金学峰;杨云凤;张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00 | 分类号: | E04C2/00;E04C2/04;E04B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张宇锋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外墙 拼装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拼装单元体。
背景技术
现有加气混凝土外墙板安装方法为单块安装,一块墙板厚度为300mm,宽度为600mm,长度一般为3000mm左右,单块板材重量约为300-350公斤左右。单块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电葫芦,手推车以及支撑胎架等辅助工具;其施工效率较低,在当前人工费用上涨的形式下,单块安装技术成本较高;且施工质量难以保障,施工现场条件复杂,施工环境不佳,容易造成安装偏差以及板材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拼装单元体,该拼装单元体采用预拼装技术,在工厂中完成多块加气混凝土外墙板的拼装工作并形成单元体。单元体的构成可根据工程墙面的特点单独设计,一般为4-8块板材组合而成,并包含窗洞口。单元体可直接安装在主体结构上,施工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拼装单元体,所述拼装单元体包括若干块加气混凝土条板、通长角钢龙骨与施工龙骨;其中,每一块所述加气混凝土条板内均预设有自复位摇摆减震连接节点和镀锌钢管;若干块所述加气混凝土条板依次连接,且每两块加气混凝土条板之间均预留设定宽度的竖缝;所述通长角钢龙骨呈“L”型设置,并横向设置在连接依次连接的加气混凝土条板的上下两端,与加气混凝土条板内的自复位摇摆减震连接节点固定连接;所述施工龙骨呈十字型设置,并呈对角线连接在依次连接的最外侧两块加气混凝土条板内的所述自复位摇摆减震连接节点上。
进一步,所述竖缝的宽度为10mm,竖缝内采用发泡聚氨酯填实,加气混凝土条板外侧采用PE棒和PU-986聚氨酯密封胶封闭,加气混凝土条板内侧采用耐火接缝材料填50mm深。
进一步,所述拼装单元体两侧的两块所述加气混凝土条板外侧边居中位置设置有发泡氯丁橡胶气密条,并采用尼龙锚栓固定。
进一步,“L”型的所述通长角钢龙骨一端与加气混凝土条板内的自复位摇摆减震连接节点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建筑主体结构相连。
进一步,所述自复位摇摆减震连接节点包括预埋件和卡件,所述预埋件包括钢板和钢筋,卡件的形状为U型;所述钢板上开有“钥匙孔形”长圆孔,所述钢筋的端头带有弯钩,所述钢板与钢筋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并且预埋于所述加气混凝土条板之中,所述卡件盖在与钢筋同侧钢板的“钥匙孔形”长圆孔上。
进一步,所述通长角钢龙骨与加气混凝土条板内的自复位摇摆减震连接节点固定连接处开有与所述钢板上的“钥匙孔形”长圆孔相垂直的长圆孔。
进一步,所述拼装单元体包括4-8块加气混凝土条板。
进一步,所述加气混凝土条板内的上下两端各设置一根镀锌钢管。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采用预拼装技术,在工厂中完成多块加气混凝土外墙板的拼装工作并形成单元体。单元体的构成可根据工程墙面的特点单独设计,一般为4-8块板材组合而成,并包含窗洞口。单元体可直接安装在主体结构上,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拼装单元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面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c-c面的剖视图;
图5是预埋有自复位摇摆减震连接节点的加气混凝土条板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的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的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拼装单元体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加气混凝土外墙板拼装单元体内加气混凝土条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发明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75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聚氨酯的预制混凝土保温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梁墙复合外墙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