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辐射供冷/供热顶板换热的吊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1323.1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3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舒海文;郭晓东;姜珊;李祥立;端木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30;F24F13/00;F24F13/08;F24F13/22;F24F13/24;E04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辐射 供热 顶板 吊顶 装置 | ||
1.一种强化辐射供冷/供热顶板换热的吊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加压装置、室内空气进风通道及正压送风通道,所述风机加压装置设置于所述室内空气进风通道顶端,所述正压送风通道位于所述室内空气进风通道的外侧,所述正压送风通道通过风机加压装置与所述室内空气进风通道连通;所述室内空气进风通道包括室内空气进风口、进风管道及风管软连接,所述室内空气进风口设置在所述进风管道底端,所述进风管道的顶端连接有所述风管软连接并通过所述风管软连接与所述风机加压装置连接;所述正压送风通道包括送风通道进风口、送风通道、送风口及导流叶片,所述送风通道进风口位于所述风机加压装置外侧,所述送风通道进风口与所述送风通道的顶端连接,所述送风通道的底端与所述送风口连接,所述导流叶片设置在所述送风口底端边缘,且所述导流叶片末端呈水平角度,所述导流叶片的出风端紧邻辐射顶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辐射供冷/供热顶板换热的吊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空气进风口为开孔率在20%-80%的孔板、格栅或百叶的进风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辐射供冷/供热顶板换热的吊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软连接的材质为柔性耐磨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辐射供冷/供热顶板换热的吊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送风通道还包括装置顶板、垂直外壁板及倾斜外壁板,所述装置顶板固定在屋顶上,所述垂直外壁板与所述装置顶板的底端侧面相连接,所述倾斜外壁板与所述垂直外壁板的末端相连接并向外侧倾斜,所述正压送风通道通过室内空气进风通道外壁与所述室内空气进风通道相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强化辐射供冷/供热顶板换热的吊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加压装置用悬吊在所述装置顶板上的风机减振吊杆和固定在所述垂直外壁板上的风机减振拉杆来固定;所述室内空气进风通道用固定在所述垂直外壁板上的风道减振拉杆和悬吊在所述装置顶板上的风道减振吊杆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强化辐射供冷/供热顶板换热的吊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减振吊杆、风机减振拉杆、风道减振拉杆及风道减振吊杆的材料均为直径为3-8mm的钢丝或细钢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强化辐射供冷/供热顶板换热的吊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空气进风口呈喇叭状,以增大装置的进气量;所述倾斜外壁板与室内空气进风通道外壁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中间隔板,所述中间壁板呈角度向外倾斜,越靠近所述室内空气进风口一侧的送风通道的壁板向外倾斜的角度越小;所述正压送风通道呈喇叭状套设在所述室内空气进风通道的外侧,所述正压送风通道的送风通道由内向外开口角度依次增大,所述导流叶片呈环形圆板状位于所述吊顶装置的底端,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导流叶片与所述辐射顶板垂直距离不大于第一距离值,相邻两个所述导流叶片的垂直距离均不大于第一距离值;所述第一距离值根据室内空间的大小进行调节,且所述第一距离值为小于4cm但大于零的一个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辐射供冷/供热顶板换热的吊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送风通道外壁内表面上设置有吸声材料,所述吸声材料为聚酯纤维或毛毡,且所述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大于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辐射供冷/供热顶板换热的吊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加压装置采用小型风机,所述小型风机的功率为16W-200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13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和空调机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空调柜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