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通真空集热管及由其组装的太阳能空气集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7015.1 | 申请日: | 2016-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3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曹国璋;庄永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茂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40 | 分类号: | F24S10/40;F24S10/70;F24S70/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汤国开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直通 空集 热管 组装 太阳能 空气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稳定的直通真空集热管及由其组装的太阳能空气集热系统,包括外管和设于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内管为两端均设有开口的直通管,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设有真空腔;所述内管内设有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吸收太阳能的选择性涂层;所述金属管上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缺口;内管内设具有选择性涂层的金属管,太阳能主要被金属管吸收,内管与外管的温差不大,不会因膨胀不均造成破损,安全可靠;金属管的缺口,使其受热膨胀不会挤破内管;直通真空集热管两端的连接部通过连接螺纹与联箱螺纹连接,密封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集热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直通真空集热管及由其组装的太阳能空气集热系统。
背景技术
普通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包括外玻璃管和内玻璃管一般只有一端设有开口,内玻璃管的外壁上涂有用于提高太阳能吸收率并降低反射率的涂层,内玻璃管和外玻璃管的温差比较大,容易因膨胀不均导致玻璃管破裂。一般的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真空集热管的端部为圆柱形,通过“硅胶圈”与联箱密封插接,密封性较差。而且各真空集热管之间必须具有较大的间隙,影响单位集热面积上的太阳能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安全稳定的直通真空集热管及由其组装的太阳能空气集热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直通真空集热管,包括外管和设于外管内的内管,所述真空管为两端均设有开口的直通管,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设有真空腔;所述内管内设有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吸收太阳能的选择性涂层。
优选的,所述金属管上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缺口。缺口可方便金属管安装,而且使金属管受热具有膨胀空间。
优选的,所述内管与金属管之间设有金属丝。金属丝用于内管向金属管传递热量。
优选的,所述内管的两端分别与外管的两端融合一体形成两个接头部,所述接头部上设有连接螺纹。通过连接螺纹与联箱连接,密封性更好。
优选的,两个接头部的连接螺纹的旋向相反。旋转直通真空集热管可同时拆装两端。
优选的,所述接头部的外径小于外管的外径。可密排直通真空集热管安装在联箱上。
优选的,所述金属管为卷状的金属片。使金属管的直径可伸缩,方便安装,避免热膨胀对内管的作用力。
一种太阳能空气集热系统,包括上述直通真空集热管,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联箱,所述直通真空集热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联箱连接。太阳能集热系统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优选的,所述联箱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有连接盖,所述连接盖与接头部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盖在联箱内的一端设有挡沿。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为直通管,玻璃内管内放置具有选择性涂层的金属管,太阳能主要被金属管吸收,真空管的玻璃内管与玻璃外管的温差不大,不会因膨胀应力不均造成破损,安全可靠;而且金属管导热性好,金属管的缺口使金属管具有受热膨胀空间,不会挤破内管;直通真空集热管两端的连接部通过连接螺纹与联箱螺纹连接,密封性更好;两个接头的连接螺纹的旋向相反,可同时将直通真空集热管旋转连接在两联箱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位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B位置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茂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茂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7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