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毫米厚电子卡片层压电源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5987.7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3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建和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毫米 电子 卡片 层压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压电源,特别涉及一种单毫米厚电子卡片层压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卡片应用广泛,最常用的有身份证、信用卡和交通卡,这些电子卡片由于只有单毫米厚几乎都是卡内没有电源的配置,工作时都是通过外部电磁波发射感应卡内线圈完成信息读写和发射传输数据操作,使得电子卡片的工作距离和数据交换能力都表现的十分有限。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内置电池的电子卡片开始出现,但电池的容量十分有限,如果是一次性电池,只能用于特殊的领域,不能反复长期使用,如果是二次充电电池,这就存在一个经常需要充电的问题,一般采用两种办法,一种是通过接触卡电极直接充电,另一种是通过感应线圈非接触感应充电,后者比较方便并容易实现,每次刷卡时自动充电,但对环境配置有限制要求,还是不便。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单毫米厚电子卡片层压电源,单毫米厚PVC卡片外表面层压太阳能薄膜,电极穿过PVC薄片与密封在卡片内部的整流二极管及二次充电电池薄片固定连接,当卡片内部电池缺电时,可以通过外部太阳能薄膜随时充电,当电池充满电之后,充电过程自动停止,而当卡片内部负载因电量不足不能正常工作时,只要外部太阳能薄膜电池可以正常发电,就能够直接给内部负载供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电源由太阳能薄膜、PVC薄片、二次充电电池薄片、超薄整流二极管经过层压而成,整个电源厚度不大于一毫米,太阳能薄膜输出电极,经过超薄整流二极管正向导电反向隔离,与二次充电电池薄片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给以往内部没有电源的卡片提供了充足的能够长期提供电能的能源,成为有源电子卡片其感应距离会提升百倍以上,用太阳能发电解决内部电池随时充电问题,使用时不用担心缺电问题,读卡系统也会更加简单可靠,适宜应用场所更加广泛普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电路原理图
其中,1:太阳能电池;2:整流二极管;3:二次充电电池电芯。
图2是太阳能薄膜电池示意图
其中,11:太阳能电池薄膜;12:太阳能电池分布金属电极丝;4:PVC卡片。
图3是二次充电电池示意图。
其中,31:二次充电电池电芯;21:超薄整流二极管;4:PVC卡片;32:二次充电电池正负极耳。
图4是机械层压示意图
其中:31:二次充电电池电芯;21:超薄整流二极管;4:PVC卡片;32:二次充电电池正负极耳;11:太阳能电池薄膜;12:太阳能电池分布金属电极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单毫米厚电子卡片层压电源,由太阳能电池(1)整流二极管(2)二次充电电池(3)PVC卡片(4)层压而成,太阳能电池薄膜(11)厚度约0.1毫米,超薄整流二极管(21)厚度约0.4毫米,二次充电电池电芯(31)厚度约0.4毫米,太阳能电池分布金属电极丝(12)厚度小于薄膜(11)厚度,二次充电电池正负极耳(32)厚度小于电芯(31)厚度,PVC卡片(4)上下两层总厚度最大可以放到0.5毫米,层压后整个电子卡片厚度约1.0毫米。
太阳能电池(1)的尺寸和输出电参数可以依据卡片(4)中选取的二次充电电池(3)实际要求灵活设计调整,本实施例中二次充电电池选用三元锂聚合物电池,电池的工作电压范围是3.3伏至4.2伏,整流二极管(2)正向导通压降固定为0.7伏,依此设定太阳能电池()1最高输出电压不能超过4.9伏,当电池(3)电压升到4.2伏上限时,由于两端电压差为零,充电自动停止,整流二极管反向截止电压为10.0伏,即使电池电压高于太阳能电池输出电压,最高压差不会超过4.2伏,远低于反向截止电压,电源始终处于反向截止状态。
正常使用时,电源通过二次充电电池正负极耳(32)与负载电连接,负载必须只能在电池安全工作电压范围内运行,当电池(3)放电至工作电压下限3.3伏时,负载应该不能正常运行,并提示电量不足,用太阳能电池(1)直接发电通过整流二极管(2)正向导通直接作用于负载上,同时有多余的电通过充电存储在充电电池(3)中,构成稳定的能源循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建和,未经赵建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59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