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片倒角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5030.2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0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钟江静;梁士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02;B21D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角 机构 | ||
1.一种插片倒角模机构,对插片一端进行倒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模机构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位于所述下模部分的上方,其中,
所述下模部分包括下模板和设置在下模板上端面上的下顶块、下压块,所述下压块设置在所述下顶块的侧面,所述插片位于所述下顶块的上端面上,且所述插片需要倒角的一端的端部位于所述下压块的上端面上,所述下压块上端面与所述插片端部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倒角下成型部;所述插片除去需要倒角的一端外其余各侧面均设置有定位装置;
所述上模部分包括上模板和设置上模板下端面上的上顶块、上压块,所述上顶块与所述下顶块相对,所述上压块与所述下压块相对,且所述上压块下端面上与所述倒角下成型部相对位置处设置有倒角上成型部;
所述上模部分下压,所述上顶块和所述下顶块压住所述插片,所述上压块和所述下压块利用其倒角上成型部、倒角下成型部在插片的端部冲出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片倒角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分还包括上模芯,所述上模芯设置在所述上模板下端面上,且所述上模芯与所述上模板之间设置有上垫板,所述上顶块、上压块均设置在所述上模芯内,且所述上顶块、上压块的下端伸出所述上模芯;
所述下模部分还包括下模芯,所述下模芯设置在所述下模板的上端面上,且所述下模芯与所述下模板之间设置有下垫板,所述下顶块、下压块均设置在所述下模芯内,且所述下顶块、下压块的上端面露出所述下模芯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片倒角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一模柄,所述模柄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连接所述模柄,下端穿过所述上模板连接所述上顶块的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片倒角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内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位于所述下模板内且与所述下模板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伸出连接所述下顶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片倒角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有一拼块和两推杆,所述拼块用于对所述插片上与倒角端相对于的另一端进行限位,两所述推杆用于对所述插片的前后侧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片倒角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块设置在下模芯内且位于所述下顶块的侧面,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有压板、螺钉、第三弹簧,所述压板通过所述螺钉固定在所述下模芯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三弹簧贯穿所述下模芯的侧壁,且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抵在所述压板上,另一端抵在所述拼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50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镁合金型材高温预拉伸快速加热系统
- 下一篇:孔壁厚度控制式板材翻孔冲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