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纤维制烟蒂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4325.8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8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照峰;潘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凤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3/06 | 分类号: | A24D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烟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烟烟蒂,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制香烟烟蒂。
背景技术
近年来,烟草危害人民健康已日益严重。中国有3亿吸烟者,7.4亿人受到 二手烟危害,每年有12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吸烟者不但损害自身的健康, 他们吸烟时产生的二手烟,也会给不吸烟者造成危害,引起肺癌等恶性肿瘤、 慢阻肺、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等严重疾病,尤其可危害孕妇、婴儿和儿童的健 康。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增强,对烟蒂滤芯的材料和结构进行合理设计,提高 滤芯对烟气中有害成分的过滤效果的研究越来越多,对于滤芯的材料选择目前 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施加活性炭颗粒、分子筛颗粒等具有不同吸附作用和 功能的颗粒添加剂到滤芯内部,以实现滤芯对有害物质过滤效果的改进。对于 滤芯的构造设计,现有技术1设计了一种活性炭加香四元复合过滤嘴,其包含 的四个滤棒单元分别是含活性炭颗粒的丝束滤棒单元、丝束滤棒单元、壳聚糖 颗粒单元和吸食段丝束滤棒单元,与普通的活性炭滤棒相比,壳聚糖由于分子 结构中带有不饱和的阳离子基团,因而对带负电荷的各类有害物质具有强大的 吸附作用,能显著降低烟气中苯酚类、自由基等有害组分。然而该滤嘴结构设 计简单,过滤过程不够精细,还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将玻璃纤维材料引入烟蒂滤芯中并进行其层状构造 的合理设计,使其对烟气中有害物质的过滤和吸附过程更加精细,大大增加对烟 气的过滤效果,以减少香烟中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危 害身体健康。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玻璃纤维烟蒂,包括滤芯和包裹滤 芯的纤维素纸,滤芯沿轴向依次包括:
聚丙烯丝束层,为近唇端,高度(轴向长度)为16~18mm;
过滤层,由若干层气孔率为55%~75%的玻璃纤维薄芯材叠加而成;
吸附层,一端与烟丝端连接,由若干层气孔率为30%~50%的玻璃纤维夹杂 气凝胶薄芯材叠加而成。
所述聚丙烯丝束层、过滤层和吸附层均为圆柱形且具有相同的直径,直径为 7~8mm。
所述过滤层的高度(轴向长度)为7~8mm,玻璃纤维薄芯材的厚度为 0.1mm~1mm,少量焦炭颗粒可均匀地分布于玻璃纤维薄芯材中。玻璃纤维材料 可过滤烟气中的粉尘、尼古丁和焦油等有害物质,阻隔细菌、微生物和病毒,采 用玻璃纤维薄芯材多层叠加结构,实现层层反复过滤烟气,提高过滤效率,该薄 芯材55%~75%的气孔率既能保证超强的过滤效果又具良好的抽吸效果。焦炭颗 粒对烟气中的焦油等大颗粒有较好的捕捉,因此可加入少量焦炭颗粒,提高过滤 效率。
所述吸附层的高度(轴向长度)为5~6mm,玻璃纤维夹杂气凝胶薄芯材的 厚度为0.1mm~1mm。玻璃纤维夹杂气凝胶薄芯材中的气凝胶是一种具有胶体粒 子相互聚集成的纳米多孔网状结构的轻质非晶固态材料,孔隙率达80%~99.8%, 具有强吸附性能,然而纯气凝胶具有强度低,脆性大的缺点,而在气凝胶中掺入 玻璃纤维可以降低其脆性,满足本发明的设计要求,同时和玻璃纤维的较强的过 滤能力相配合更能提高烟气的净化效果。SiO2气凝胶因其具有高达90%以上的 孔隙率,对烟气中的CO、NOx等有害气体具有超强的吸附性,因此本发明优选 SiO2气凝胶。
实施本发明可获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玻璃纤维薄芯材和玻璃纤维夹 杂气凝胶薄芯材多层叠加结构,实现对烟气的层层反复吸附和过滤烟气,具有超 强的净化效率,30%~50%的气孔率能够同时保证优异的吸附效率和良好的抽吸 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玻璃纤维制烟蒂的滤芯结构示意图。
图示中,10聚丙烯丝束,20过滤层,30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玻璃纤维制烟蒂,包括滤芯和包裹滤芯的纤维素纸,滤芯沿轴向依次包 括:
聚丙烯丝束层10,为近唇端,高度为17mm;
过滤层20,由16层厚度为0.5mm、气孔率为60%的玻璃纤维薄芯材叠加而 成;
吸附层30,一端与烟丝端连接,由60层厚度为0.1mm、气孔率为40%的玻 璃纤维夹杂气凝胶薄芯材叠加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凤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凤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43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烟嘴、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自动灭火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