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和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的共混型复合阻尼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3715.3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8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琛阳;崔文志;张宝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47/00 | 分类号: | C08L47/00;C08L9/00;C08L25/16;C08K13/02;C08K5/47;C08K5/40;C08K3/22;C08K5/09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异戊二烯 丁二烯 丁基 苯乙烯 共混型 复合 阻尼 材料 | ||
1.一种共混型复合阻尼材料,由原料共混得到;
所述原料由聚异戊二烯、1,2-聚丁二烯、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硫化剂和硫化助剂组成;
所述聚异戊二烯以天然橡胶和/或合成异戊橡胶的形式添加;
所述1,2-聚丁二烯以1,2-丁二烯橡胶的形式添加;
所述硫化剂为硫磺;
以所述聚异戊二烯和所述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的质量份数之和为100计,所述共混型复合阻尼材料的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
所述硫化助剂为2-硫醇基苯并噻唑、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氧化锌和硬脂酸,以所述聚异戊二烯和所述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的质量份数之和为100计,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
2.一种共混型复合阻尼材料,由原料共混得到;
所述原料由聚异戊二烯、1,2-聚丁二烯、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硫化剂和硫化助剂组成;
所述聚异戊二烯以天然橡胶和/或合成异戊橡胶的形式添加;
所述1,2-聚丁二烯以1,2-丁二烯橡胶的形式添加;
所述硫化剂为硫磺;
以所述聚异戊二烯和所述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的质量份数之和为100计,所述共混型复合阻尼材料的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
所述硫化助剂为2-硫醇基苯并噻唑、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氧化锌和硬脂酸,以所述聚异戊二烯和所述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的质量份数之和为100计,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
3.一种共混型复合阻尼材料,由原料共混得到;
所述原料由聚异戊二烯、1,2-聚丁二烯、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硫化剂和硫化助剂组成;
所述聚异戊二烯以天然橡胶和/或合成异戊橡胶的形式添加;
所述1,2-聚丁二烯以1,2-丁二烯橡胶的形式添加;
所述硫化剂为硫磺;
以所述聚异戊二烯和所述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的质量份数之和为100计,所述共混型复合阻尼材料的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
所述硫化助剂为2-硫醇基苯并噻唑、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氧化锌和硬脂酸,以所述聚异戊二烯和所述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的质量份数之和为100计,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
4.一种共混型复合阻尼材料,由原料共混得到;
所述原料由聚异戊二烯、1,2-聚丁二烯、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硫化剂和硫化助剂组成;
所述聚异戊二烯以天然橡胶和/或合成异戊橡胶的形式添加;
所述1,2-聚丁二烯以1,2-丁二烯橡胶的形式添加;
所述硫化剂为硫磺;
以所述聚异戊二烯和所述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的质量份数之和为100计,所述共混型复合阻尼材料的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
所述硫化助剂为2-硫醇基苯并噻唑、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氧化锌和硬脂酸,以所述聚异戊二烯和所述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的质量份数之和为100计,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
5.一种共混型复合阻尼材料,由原料共混得到;
所述原料由聚异戊二烯、1,2-聚丁二烯、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硫化剂和硫化助剂组成;
所述聚异戊二烯以天然橡胶和/或合成异戊橡胶的形式添加;
所述1,2-聚丁二烯以1,2-丁二烯橡胶的形式添加;
所述硫化剂为硫磺;
以所述聚异戊二烯和所述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的质量份数之和为100计,所述共混型复合阻尼材料的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
所述硫化助剂为2-硫醇基苯并噻唑、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氧化锌和硬脂酸,以所述聚异戊二烯和所述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的质量份数之和为100计,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
6.一种共混型复合阻尼材料,由原料共混得到;
所述原料由聚异戊二烯、1,2-聚丁二烯、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硫化剂和硫化助剂组成;
所述聚异戊二烯以天然橡胶和/或合成异戊橡胶的形式添加;
所述1,2-聚丁二烯以1,2-丁二烯橡胶的形式添加;
所述硫化剂为硫磺;
以所述聚异戊二烯和所述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的质量份数之和为100计,所述共混型复合阻尼材料的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
所述硫化助剂为2-硫醇基苯并噻唑、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氧化锌和硬脂酸,以所述聚异戊二烯和所述聚对叔丁基苯乙烯的质量份数之和为100计,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37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