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电流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3085.X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8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石宇海;牛年增;刘吉克;朱清峰;刘宝庆;陈强;王俊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28 | 分类号: | G01R1/28;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电 发生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雷电流发生器,涉及通信领域,能够在保证雷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电流满足需要的前提下,使各个电容器在放电时电流同时到达放电电极,减小雷电流发生器的占地面积。该雷电流发生器包括:充电回路模块,与充电回路模块相连的电容组,与电容组相连的放电回路模块,以及与充电回路模块和放电回路模块均连接的控制电路,电容组包括多个并联的电容器,第一均压极板,第一均压极板与多个并联的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第二均压极板,第二均压极板与多个并联的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一电极为高压电极,第二电极为低压电极;或者,第一电极为低压电极,第二电极为高压电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雷电流发生器。
背景技术
雷电流发生器(又称雷击浪涌发生器)是一种模拟雷电流的设备,用于检验电涌保护器等通信设备抗感应雷的能力,其中,感应雷也称为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由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着的电场伴随变化着的磁场,变化着的磁场也伴随变化着的电场,因此,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
现有技术中的雷电流发生器通常包括: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雷电流发生器在工作时,通过向充电回路中的电容充电,当电容充电到一定电压后,便可断开充电回路,触发电容在放电回路中通过放电回路中的调波电感和调波电阻放电,产生冲击电流波。通常的,雷电流发生器中的电容是多个电容器并联而成的,如图1或者图2所示,雷电流发生器的多个电容器呈方框式排列或者圆环式排列,采用铜条或粗铜线等导体作为各个电容电极的连线连接至放电电极。
随着电涌保护器量级的增大,雷电流发生器所需求的输出电流也在增大。然而,提高雷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电流需要增加雷电流发生器中并联电容器的个数,为了使并联的电容器充电均衡,雷电流发生器的占地面积会非常大,而且并联电容器的个数增多,很难保证各个电容器在放电时电流能够同时到达放电电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雷电流发生器,能够在保证雷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电流满足需要的前提下,使多个并联的电容器在放电时电流同时到达放电电极,减小雷电流发生器的占地面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雷电流发生器,包括充电回路模块,与充电回路模块相连的电容组,与电容组相连的放电回路模块,以及与充电回路模块和放电回路模块均连接的控制电路,其中,电容组包括多个并联的电容器,雷电流发生器还包括:
第一均压极板,第一均压极板与多个并联的电容器的第一电极连接;
第二均压极板,第二均压极板与多个并联的电容器的第二电极连接;
其中,第一电极为高压电极,第二电极为低压电极;或者,第一电极为低压电极,第二电极为高压电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雷电流发生器,由于多个并联的电容器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一个均压极板连接,使得多个并联的电容器通过均压极板放电,因此,能够在保证雷电流发生器的输出电流满足需要的前提下,使多个并联的电容器在放电时电流同时到达放电电极,减小了雷电流发生器的占地面积。
可选的,第一均压极板与第二均压极板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2平方米。
可选的,第一均压极板与第二均压极板的形状为圆形或者矩形,第一均压极板与第二均压极板的材料为铜或者铝。
可选的,多个并联的电容器呈方框式均匀排列或者圆环式均匀排列。
可选的,雷电流发生器还包括:
设置在第一均压极板与第二均压极板之间的至少一根绝缘棒,至少一根绝缘棒用于支撑第一均压极板和第二均压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30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油机阻风门自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活动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