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动力防霾透气窗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71996.9 申请日: 2016-04-27
公开(公告)号: CN105715171A 公开(公告)日: 2016-06-29
发明(设计)人: 郭茂;董旭光;曾影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6B5/10 分类号: E06B5/10;B32B15/02;B32B15/14;B32B15/18;B32B15/20;B32B17/04;B32B17/06;B32B17/10;B32B17/12;B32B21/10;B32B27/02;B32B27/04;B32B27/12
代理公司: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代理人: 赵荣之
地址: 401120 重庆***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动力 透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建筑物通风换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防治PM2.5新风空气净化窗。

背景技术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它不仅对人体产生威胁,对气候造成影响,对交通也产生危害。

PM2.5已成为世界许多城市面临的环境难题,引起各国和国际卫生组织关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未来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空气质量总体改善,新增特定区域和行业烟粉尘、VOCs等污染物总量控制,至2020年,PM2.5超标30%以内的城市有望率先实现PM2.5年均浓度达标。

“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人们关注最多的往往是装修后住宅内甲醛苯系物、TVOC等,大都忽视了日常居室环境中的颗粒污染物,其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当属PM2.5污染。”“中国城市室内环境中PM2.5的污染状况相对较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寻求高标准的人居环境,而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是塑造健康人居环境的先决条件。”由此可知,室内PM2.5污染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庭常用的室内空气净化器须达到以下两个条件才能有效防治PM2.5,一是室内密闭,二是增加额外动力使空气流动。这样既不能实现新风更替,又增加了在动力上的消费,不能真正的解决防治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治室内PM2.5的无动力新风空气净化窗,它能够拦截通过净化窗进行室内外对流空气中的PM2.5,实现捕获并加速沉降,防止雾霾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进入室内,有效降低室内PM2.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动力防治PM2.5新风空气净化窗,所述净化窗包括窗框、结构支撑层、粗滤层以及精滤层,所述结构支撑层有两层,所述粗滤层和精滤层置于两层结构支撑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粗滤层有两层,所述精滤层置于两层粗滤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结构支撑层呈网状或镂空雕花状。

优选的,所述结构支撑层为金属材料或有机材料。

优选的,所述金属材料为不锈钢、锌铝合金或铜,所述有机材料为实木、密度板或亚克力。

优选的,所述粗滤层为玻璃微纤维复合过滤毡,所述过滤毡为市场上现有的玻璃纤维复合过滤毡,比如重庆市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售的微纤维棉过滤毡;

或者所述过滤毡由玻璃微纤维与无纺布通过丙烯酸树脂复合而成,厚度为0.5-10mm,所述玻璃纤维直径为0.1-5μm,所述无纺布为PP、PET、PTFE、PE或PBT,所述无纺布定量为10-35g/m2,阻力<10Pa;优选的,所述玻璃微纤维按质量份数计包含如下成份:SiO263-68份,Al2O34.5-5.5份,B2O36-8份,Na2O15-18份,K2O0.1-0.7份,CaO3.5-6.5份,MgO2.5-4.5份。

优选的,所述精滤层为玻璃微纤维空气过滤纸,所述过滤纸为市场上现有的玻璃微纤维空气过滤纸,比如重庆市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售的玻璃纤维空气过滤纸或者复合玻璃纤维过滤纸;

或者所述过滤纸由直径为0.1-9μm的玻璃纤维构成,厚度为0.25-0.37mm;优选的,所述玻璃微纤维按质量份数计包含如下成份:SiO255-58份,Al2O35-7份,B2O39-11份,Na2O10-14份,K2O2-3.5份,CaO3.5-5.5份,MgO1-2.5份,ZnO3-4份,BaO4-7份,AgO0.1-1.5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19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