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导激光加工系统的喷嘴防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1857.6 | 申请日: | 2016-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7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原;龙芋宏;唐文斌;鲍家定;刘鑫;毛建东;周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6/14 | 分类号: | B23K26/1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欧阳波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加工 系统 喷嘴 装置 | ||
1.一种水导激光加工系统的喷嘴防溅装置,工作缸(9)顶部为激光聚光透镜(7),工作缸(9)底部中心的通孔安装喷嘴(5),工作缸(9)底部通孔直径为喷嘴(5)孔直径的50~100倍;工作缸(9)内腔中部固定石英窗(6),石英窗(6)将工作缸(9)内腔分为相互密封隔离的上、下两部分;工作缸(9)内腔下部有多支入水管,入水汇聚于喷嘴孔的上口,激光束(8)聚焦于喷嘴孔的上口,从喷嘴孔流下的水束引导激光射向喷嘴(5)下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缸(9)下方固定连接中间壳体(4),中间壳体(4)为中空的壳体,中间壳体(4)底部开口直径为工作缸(9)底部通孔直径的15~30倍;定子(3)固定于中间壳体(4)下部,转子(2)可转动地安装于定子(3)的外侧,挡盘(1)固定于转子(2)下方,挡盘(1)的直径为中间壳体(4)底部开口直径的1.0~1.5倍,挡盘(1)中心孔(11)直径为工作缸(9)底部通孔直径的1.1~1.5倍;定子(3)与转子(2)的中轴线、挡盘(1)中心孔(11)中心线、中间壳体(4)中空部分的中心线、工作缸(9)底部通孔中心线与喷嘴孔的中心线重合,为同一铅垂线,水束引导激光穿过中间壳体(4)和挡盘(1)中心孔(11)到达工件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导激光加工系统的喷嘴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盘(1)的盘面为开口向下的圆锥面,中心角为125~145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导激光加工系统的喷嘴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盘(1)底面的边缘有向下的凸沿(14),凸沿(14)高度为2~6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导激光加工系统的喷嘴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盘(1)上表面有4~8个均布的径向泄流槽(12),每个泄流槽(12)靠近挡盘(1)边缘处有向下与挡盘(1)底面相通的泄流孔(13),泄流槽(12)的深度为挡盘(1)盘面厚度的1/4至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导激光加工系统的喷嘴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壳体(4)的中空腔体为两个顶部相接的圆锥体,中空腔体最窄处的直径为工作缸(9)底部通孔直径的1.1~1.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导激光加工系统的喷嘴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2)的转速为2000r/min~3600r/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导激光加工系统的喷嘴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缸(9)内腔下部有均匀布置的12~36支入水管,入水沿径向射向喷嘴孔的上口,入水汇聚于喷嘴孔的上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18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