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网格对柱子抗压加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1577.5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7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许小海;宋永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本复合材料(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39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网格 柱子 抗压 加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柱子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纤维网格对柱子抗压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管混凝土柱有效地利用了钢管和混凝土两者之间的相互约束而产生的增强作用,具有承重能力高、延性好、抗爆抗冲击性能优良等特点。但由于钢管和混凝土同时受压,在强震作用下钢管受压会造成钢管压屈而无法有效约束混凝土,因此无法发挥钢材的全部能力。且节点构造复杂,施工困难,节点耗材,成本高成为困扰工程应用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网格对柱子抗压加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网格对柱子抗压加固方法,该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取柱子安装点,起槽,并对槽进行干燥防渗漏处理;
第二步:选取柱子,并对柱子表面进行清理、干燥;
第三步:在柱子的外侧表面涂覆黏胶层,同时将碳纤维布粘贴在柱子外侧表面和底部表面,并预留一定长度的碳纤维布;
第四步:在柱子的外侧周围设置混凝土网兜,混凝土网兜通过钢丝绳和柱子固定连接;
第五步:将第三步中预留的碳纤维布拉出至混凝土网兜的外侧,然后向混凝土网兜中加注混凝土,夯实;
第六步:待混凝土凝固后,在混凝土的外侧表面涂覆黏胶层,然后将第五步中拉出的碳纤维布粘贴在混凝土的外侧表面;
第七步:再次对混凝土和柱子进行防锈、防水处理。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布的宽度为100至150毫米,厚度为0.5至0.8毫米。
优选的,所述黏胶层为环氧树脂黏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碳纤维网格对柱子抗压加固方法通过碳纤维布穿插混凝土加固的方法,使得柱子具有很好的抗拉、抗剪、抗震和抗压效果,操作方便,使用成本低,适合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柱子、2碳纤维布、3混凝土网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网格对柱子抗压加固方法,该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取柱子1安装点,起槽,并对槽进行干燥防渗漏处理;可以将槽内的水或其他杂质进行清理,经过防渗漏处理后可以避免渗水、漏水等情况出现。
第二步:选取柱子1,并对柱子1表面进行清理、干燥;有利于提高柱子1的粘结效果。
第三步:在柱子1的外侧表面涂覆黏胶层,同时将碳纤维布2粘贴在柱子1外侧表面和底部表面,并预留一定长度的碳纤维布2;可以将碳纤维布2缠绕在柱子1的外侧,预留一定长度的碳纤维布2是为了将碳纤维布2拉出至混凝土网兜3的外侧,两个过程中的碳纤维布2是一个整体,不会断开,保证了一定的强度和使用的耐久度。
第四步:在柱子1的外侧周围设置混凝土网兜3,混凝土网兜3通过钢丝绳和柱子1固定连接;
第五步:将第三步中预留的碳纤维布2拉出至混凝土网兜3的外侧,然后向混凝土网兜3中加注混凝土,夯实;通过混凝土网兜3配合注入的混凝土可以将柱子1很好地固定住。
第六步:待混凝土凝固后,在混凝土的外侧表面涂覆黏胶层,然后将第五步中拉出的碳纤维布2粘贴在混凝土的外侧表面;碳纤维布2穿插经过混凝土网兜3实现了更高的抗压能力,使得柱子1会更加稳固。
第七步:再次对混凝土和柱子1进行防锈、防水处理。提高了柱子1的使用寿命。
所述碳纤维布2的宽度为100至150毫米,厚度为0.5至0.8毫米,方便施工人员操作,所述黏胶层为环氧树脂黏胶层,保证了一定的连接效果,连接强度高,持续时间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本复合材料(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卡本复合材料(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15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