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的腓骨截骨塑形定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0777.9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6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劲松;张汉卿;范松;王友元;林钊宇;李群星;陈伟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李劲松;张汉卿 |
主分类号: | A61B17/17 | 分类号: | A61B17/17;A61F2/2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黄华莲 |
地址: | 51012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腓骨 截骨塑形 定位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打印的腓骨截骨塑形定位器,其包括截骨导板和定位环扣,所述截骨导板设有与腓骨的计划截骨部分骨面贴合的长槽形曲面型腔,所述定位环扣设有两个,分别扣接于与腓骨的计划截骨部分两端相连的部位并与所述截骨导板的两端连接。采用本发明,能够使截骨导板与腓骨就位准确,防止截骨导板在腓骨上发生扭转或滑动,确保腓骨按预定设计方案截骨塑形,手术效果精确,而且操作简便,对手术者的经验要求低,杜绝手术者凭感觉操作而造成的手术操作误差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的腓骨截骨塑形定位器。
背景技术
肿瘤侵犯、炎症、外伤和放射治疗是导致颌骨破坏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常常需要切除大块颌骨,必然导致患者面部外观畸形和咬合咀嚼功能的丧失,这就需要精良的修复重建技术,截取自体小腿非承重的一段腓骨,塑造成颌骨的形状重建颌骨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手段,但由于小腿腓骨的形状为直型,而颌骨是L型、弓形的多维立体混合体,所以手术中需要医生将腓骨多次截断并弯制塑造成近似颌骨的形态,难度可想而知,术中费时费力,这也是常常造成重建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近年随着计算机手术辅助软件的进步,特别是3D打印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颌骨重建为医生和患者带来了希望。国外已经采用诸如Mimics软件进行手术设计,并简易手术导板,为腓骨塑形提供简单指示作用,但由于随着高度变化,腓骨的外形会随之变化,且塑形过程中腓骨会旋转移位,因而会使这些塑形导板无法就位于正确位置,进而导致塑形腓骨与受区不匹配。因此临床治疗中,急需一种简便操作即可就位于预期位置且稳固就位的塑形定位器,确保腓骨塑形过程中不会因上下移位或旋转产生误差,从而达到腓骨精确塑形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的腓骨截骨塑形定位器,能够使截骨导板与腓骨就位准确,防止截骨导板在腓骨上发生扭转或滑动,确保腓骨按预定设计方案截骨塑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打印的腓骨截骨塑形定位器,其包括截骨导板和定位环扣,所述截骨导板设有与腓骨的计划截骨部分骨面贴合的长槽形曲面型腔,所述定位环扣设有两个,分别扣接于与腓骨的计划截骨部分两端相连的部位并与所述截骨导板的两端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定位环扣设有与腓骨的计划截骨部分两端相连的部位扣合的曲面型腔。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定位环扣的曲面型腔与所述截骨导板的长槽形曲面型腔连贯过渡。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定位环扣的端部延伸有榫头,所述截骨导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榫头配合连接的榫槽。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截骨导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截面导向边。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截面导向边自所述截骨导板的端面向外伸出。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截骨导板上设有弯折导向断口,所述弯折导向断口为V字形。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截骨导板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弯折导向断口的两侧的所述截骨导板上。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截骨导板上设有多个用于引导手术者在腓骨上开设螺纹孔以及可供截骨导板与腓骨连接用的导向安装孔;颌骨重建时,所述截骨导板上的螺纹孔与钛板或颌骨重建导板上的连接孔相对应。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截骨导板和定位环扣均采用树脂或塑料通过3D打印成型。
实施本发明的一种3D打印的腓骨截骨塑形定位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上述定位环扣的设计,使截骨导板与腓骨就位准确,防止截骨导板在腓骨上发生扭转或滑动,确保腓骨按预定设计方案截骨塑形,手术效果精确。而且操作简便,对手术者的经验要求低,杜绝手术者凭感觉操作而造成的手术操作误差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李劲松;张汉卿,未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李劲松;张汉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0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低式燃气炉头
- 下一篇:呼出气冷凝液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