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大墙板的成组立模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0172.X | 申请日: | 2016-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4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任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松 |
主分类号: | B28B7/24 | 分类号: | B28B7/24;B28B7/00;B28B7/02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42217 | 代理人: | 樊灵芬 |
地址: | 441705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大墙 成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预制整间大墙板的立模。
背景技术
在住宅工业化领域,预制整间大墙板,成组立模具有速度快和双面平整的优势;但除宽度一米以内的预制轻质墙板外的整间大墙板都是固定的成组立模预制,如果有几组整间大立模需要浇注,就要架设运料系统,即麻烦效率又低。动模打开的方式为平行拉开,需要安装牵引装置,即慢还不安全。另外复合墙板的混凝土层都较薄,还放有钢筋网,使得浇筑时难以进料,常常出现空洞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可以运动的整间大成组立模车,浇注时可以运动到注料机的位置,不需要另外架设运料系统,而且紧固模具又快又牢,开模轻松安全的预制大墙板的成组立模。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成组立模包括相邻的动模与左右侧模板组成的模腔,以及定模与动模及左右侧模板组成的模腔,在动模的两对称外侧设有压板,其特征是:两块压板的上端通过拉杆连接,两块压板的下边分别通过铰链连接在行车上,定模的下端连接在行车上,在定模的上端固定有横梁,动模模板的一个侧边的上下端分别轴连接在横梁和行车上。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拉杆是一个一端上带有挂钩,另一端上带有螺母转盘的杆,拉杆的两端设在压板上边沿上的丫口上,通过拉杆将两块压板紧固在动模的两侧上。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压板的下端通过拐角与油缸活塞杆铰链,油缸鞍座和行车底部铰链。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动模左侧模板的外侧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另一端连接在蜗轮蜗杆上。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动模和定模上均设有横向通孔,该通孔内安装有振动棒,所述的振动棒是在一个传动轴上设有两个偏心轮,偏心轮通过轴承安装在传动轴上。
本发明采用行车底板分段上压的紧模方式,使得紧固模具变得又快又牢,行车底板两端的压板展开时为动模打开提供了平台,压板收起时又成为紧固模具的压板,不但一物两用而且使行车收短,结构紧凑节省空间。本发明设计的门式开模机构,使开模变得轻松安全。本发明针对难以进料的问题,在每一块墙板模具中横向开通孔,装多震点振动棒,解决了窄模腔下料难的问题,浇筑时进料容易,不会出现空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展开压板后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展开动模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动模的正视图。
图5是多震点振动棒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包括两组动模5和一个定模16,两组动模5分别设在定模16的两对称侧,每组动模5的个数为1-10个,行车2是一个带有轨道轮的行车;在两组动模5的外侧分别设有压板1,两块压板1的下边分别通过铰链连接在行车2上,压板1的上边沿上焊有丫口,两块压板1的上端通过拉杆3连接,拉杆3是一个一端上带有挂钩,另一端上带有螺母转盘的杆,拉杆3的两端设在压板1的上边沿上的丫口上,通过四根拉杆3将两块压板1紧固在动模5的两侧上;压板1的下边上焊有拐角4,拐角4的顶端分别和一个油缸活塞杆铰链,油缸鞍座和行车2底部铰链,通过油缸充油活塞杆可以将压板1垂直竖起,并紧压在动模5上,通过油缸充油活塞杆可以将压板1慢慢放平,当压板1放平时,动模5两侧的压板1与行车2的上平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如图4所示,动模5是一个12厘米厚的封闭盒子,里面设有骨架,动模5有两个垂直的工作面,动模5模板的一个侧边的上下端分别轴连接在横梁15和行车2上,该侧边是图中的左侧模板12一侧,具体连接是在动模5模板一侧的左上角焊有一个竖向的轴6,轴6外设有轴套,轴6和轴套有3毫米间隙,左下角也焊有一个竖向的轴7,轴7外设有轴承,轴承外设有轴承套,轴承和轴7、以及轴承套采用紧配合;动模5通过上端的轴6上的轴套安装在横梁15上,通过下端的轴7上轴承外的轴承套安装在行车2上,整个动模5可以以轴6、7为圆心转动;如图3所示,定模16是一个36厘米厚、6米长、3.5米高的封闭盒子,定模16设在行车2的中部,定模16的下端固定安装在行车2上,横梁15固定连接在定模16的上端,当动模5和定模16都关闭后形成多个模腔;如图4所示,动模5右侧的下端角上安装有轮子8,轮子8落在行车2上,通过调节轮子8的高低可以保证动模5的水平和垂直度,还可以补偿轮子8与行车2底板的磨损;在左侧模板12的外侧安装有一组蜗轮蜗杆9,蜗轮蜗杆9与电机10连接,蜗轮蜗杆9上连接有丝杆11,丝杆11的一端连接在蜗轮蜗杆9上,丝杆11的另一端连接在该左侧模板12上,当电机10转动时带动丝杆11左右运动,通过丝杆11带动左侧模板12左右移动,通过左侧模板12的左右移动可以调节动模5模框的大小,以适应不同墙板的需要;在定模16的一侧上也安装有蜗轮蜗杆和侧模;左右侧模板12、13内均装有磁铁,便于左右侧模板12、13的安装和拆卸,动模5右外侧焊有挡板14,当相邻的两个动模5闭合时,挡板14可以挡住右侧模板13向外移动;在动模5和定模16的内部横向均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多震点振动棒17,振动棒17是在一个传动轴18的中间和前端设有偏心轮19,偏心轮19通过轴承20安装在传动轴18上,如图5所示;通过振动棒17的震动可以让混凝土顺畅流入模腔,让混凝土更密实,让墙板表面平整光滑无蜂窝;当所有的动模5均向定模16闭合时,即形成了上方敞开的模腔,该模腔即是待浇筑墙板的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松,未经任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01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柔性气动机械臂结构
- 下一篇:一种预制复合大墙板的成组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