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热毒内盛型乳腺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68436.8 申请日: 2016-04-27
公开(公告)号: CN105727242A 公开(公告)日: 2016-07-06
发明(设计)人: 郑耀玲 申请(专利权)人: 郑耀玲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分类号: A61K36/9068;A61P15/14
代理公司: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但玉梅
地址: 530318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热毒 内盛型 乳腺炎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热毒内盛型乳腺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模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乳腺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急性单纯乳腺炎初期一般症状为乳房的胀痛,局部皮肤红、肿、热、痛,边界不清的硬结,触痛更加;有时还可能伴有寒战、高热、头痛、无力、脉快等全身虚状,及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严重时还可能会引发局部组织坏死、液化,大小不等的感染灶相互融合形成脓肿。故对乳腺炎应当提高警惕,尽早治疗,否则,如若治疗措施不得力或者延误治疗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将可能导致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

目前,治疗乳腺炎的药物以西药居多,如乳癖舒、乳癖消、炎可宁、乳康灵、炎立消等,这些西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其中多数的疗效只是致力于消除表面疼痛症状,治标不治本,治疗后容易复发;其中还有一些激素类药物,长时间服用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西药的治病原理通常在于治疗,而中药与西药不同,中药在于通过调理实现治愈,治疗更为彻底,但目前临床却缺少针对性强、疗效确切的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中药。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热毒内盛型乳腺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制剂用于治疗热毒内盛型乳腺炎具有效果显著、治愈后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热毒内盛型乳腺炎的中药制剂,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凤尾猪鬃草10-20份、玄参9-15份、半枝莲15-20份、蘘荷5-13份、金荞麦18-22份、尖耳贯众2-7份、浙贝母6-12份、八月札9-15份、砂糖根6-15份、银耳3-10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凤尾猪鬃草12-18份、玄参10-13份、半枝莲16-19份、蘘荷8-11份、金荞麦19-21份、尖耳贯众4-6份、浙贝母8-10份、八月札11-14份、砂糖根8-12份、银耳5-7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凤尾猪鬃草15份、玄参12份、半枝莲18份、蘘荷9份、金荞麦20份、尖耳贯众5份、浙贝母9份、八月札12份、砂糖根10份、银耳6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重量份捡取所述原料;

2)将步骤1)所捡取的原料洗净晾干,而后将凤尾猪鬃草、半枝莲、尖耳贯众、银耳断碎至长度小于2cm,将玄参、蘘荷、金荞麦、浙贝母、八月札、砂糖根切成厚度小于0.5cm的薄片,再将以上处理后的原料混合,得混合原料药;

3)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原料药放入煎煮容器中,加入原料总重量5-8倍的水浸泡40-60min,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30-40min,过滤,取药液Ⅰ,剩余药渣保留;

4)往步骤3)过滤剩余药渣中加入原料总重量3-5倍的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煎煮20-30min,过滤,取药液Ⅱ;

5)合并步骤3)所得药液Ⅰ和步骤4)所得药液Ⅱ,得合并药液,而后喷雾干燥成粉末,得水提取物干粉;

6)往步骤5)所得的水提取物干粉中加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制成散剂、颗粒剂、片剂、丸剂或胶囊剂。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有效药量为1-2g的中药制剂,每日服用3次,早、中、晚饭后半小时温服,10天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并忌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本发明所采用的中药详细情况如下:

凤尾猪鬃草:为铁角蕨科植物云南铁角蕨的全草,干品。味苦,性寒。归肝、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乳的功效。用于感冒高热,膀胱炎,血淋,乳腺炎,乳汁不通,乳糜尿,睾丸炎。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根。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经、胃经、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除烦、解毒的功效。治热病伤阴,舌绎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温毒发斑、目赤、白喉、疮毒。

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辛、苦,性寒。归肺经、肝经、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定痛的功效。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耀玲,未经郑耀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8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