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升式平台桩腿的合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5792.4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3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宗臣;刘光辉;王传杰;张文通;夏广印;刘鹏;曹学军;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B66C2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刘耿 |
地址: | 265700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台 合拢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升式平台桩腿的合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多节桩腿分段,其中至少一桩腿分段构成基层桩腿段安装在平台的主船体上,其他桩腿分段构成上部桩腿段;确定构成所述上部桩腿段的每节桩腿分段的起吊参数,其中,该起吊参数包括起重重量、起吊高度和最小起吊半径;依照构成所述上部桩腿段的每节桩腿分段的起吊参数,确定能够起吊并合拢所述上部桩腿段的每节桩腿分段的最小吨位的履带吊;通过组合选取至少两种不同吨位的履带吊实现上部桩腿段的合拢;其中,自升式平台桩腿的合拢均在陆地上进行。本发明的桩腿合拢方法大大降低了整个平台的建造周期,在陆地建造时,吊机使用方便,各专业的作业也可以交叉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建造领域,尤其涉及自升式平台的桩腿合拢方法。
背景技术
自升式平台由于不受洋流的影响,在海上作业时不存在横摇、纵摇、垂荡等浮式结构的水动力响应,与陆地作业非常接近,同时,桩腿站在海底,也不存在系泊的问题,在大浅海大陆架的应用非常广泛。以重量和强度的综合性能考虑,超过250呎的自升式平台均采用桁架式桩腿。其中,300呎自升式平台的桩腿长度在122米左右,400呎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桩腿长度167米左右,500呎自升式平台的桩腿长度在205米左右。而目前船厂的陆地龙门吊或岸吊的起吊高度一般在70米左右。因此,传统桁架式桩腿的合拢均有一部分在下水后进行合拢。
目前,具有桁架式桩腿的自升式平台的主流建造合拢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方法是租用浮吊,目前,大起升高度的浮吊比较少,并且最大起重能力(3000吨以上)都远远比需要合拢的桩腿重量(300吨左右)大得多,因此,这种浮吊的日租金都很高,并且从吊机厂家开始动员就进行计时。例如,某船厂合拢400呎的自升式平台,其中利用浮吊的时间为12天,日租金为100万元,加上动复员时间,浮吊租金的费用约1500万元。显然这种方式的最大缺点是费用昂贵,并且受天气影响比较大,风浪大时无法作业。
第二种方法是采用自升式平台自带的升降装置,把需要合拢的分段放在平台的主船体上,把主船体沿已合拢好的桩腿段升起来,并升至桩腿段上端合拢口位置,通过移动小车或其他动力装置将预合拢的桩腿分段移至该合拢口位置进行合拢。其缺点在于,其一,该方法需要把平台的升降装置和锁紧装置调试好,而大多数情况下,在这个时期调试工作还没有开始;其二,需要采用桩腿的固定装置,额外增加了成本;其三,这种方式使用了升降系统有限的疲劳寿命,会使其使用寿命降低30%以上。
第三种方法是改造码头吊机的方案。缺点是改造费用很高,一次改造费用为2000多万元。如果新建特种龙门吊或全回转将军柱吊,成本会更高。
上述三种合拢方案都是一部分在海上合拢,一部分在陆地合拢。成本较高且受天气、海况影响大。由于自升式平台绝大多数都没有自航系统,即便有自航系统,也只能在下水后进行安装。在海上合拢时需要租用拖轮对平台进行旋转和移动的工作,费用高,周期长。同时,在海上移动时受洋流和过往船只的影响非常大,极易发生碰撞。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自升式平台的桩腿合拢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分别在陆地和水下进行桩腿合拢而带来的成本较高以及水下合拢受天气影响等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升式平台桩腿的合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多节桩腿分段,其中至少一桩腿分段构成基层桩腿段安装在平台的主船体上,其他桩腿分段构成上部桩腿段;确定构成所述上部桩腿段的每节桩腿分段的起吊参数,其中,该起吊参数包括起重重量、起吊高度和最小起吊半径;依照构成所述上部桩腿段的每节桩腿分段的起吊参数,确定能够起吊并合拢所述上部桩腿段的每节桩腿分段的最小吨位的履带吊;通过组合选取至少两种不同吨位的履带吊实现上部桩腿段的合拢;其中,所述自升式平台桩腿的合拢均在陆地上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口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5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