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抢救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4150.2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8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窦榕榕;曲林林;曹华华;王飞飞;崔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窦榕榕;曲林林;曹华华;王飞飞;崔晓琳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抢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用抢救车。
背景技术:
急救护理抢救车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过程中常使用的医疗用具,急救护理抢救车内存放有各种抢救药物、针剂等物品,其中传统急救护理抢救车内的袋装药品多是采用布带粘接在抢救车的翻盖背板上,药品分辨困难,同时在使用急救护理抢救车的过程中,翻动翻盖及取用药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翻盖背板上的药品掉落的现象,而掉落的药品与存放在抢救车内的药品混在一起,造成药品放置混乱无序,导致了医护人员在抢救时药物拿取的不便,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容易发生忙中出错。
申请号为CN201320539327.7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急救护理抢救车,包括抢救车箱体,所述抢救车箱体靠上端的一侧面设有推杆,另一侧面设有操作台,所述抢救车箱体前端面靠下部设有若干个储物抽屉,所述槽框上端设有翻盖,所述抢救车箱体上端箱体内设有槽框,所述槽框内一侧设有横梁,所述槽框底面分隔有若干个储药区。本发明通过在急救护理抢救车的上端槽框内增设十字交叉的玻璃框条,将槽框底面分成不同的储药区,并在每个储药区内贴上药品标签,可将急救护理抢救车内的药品规范存放,避免了药品掉落,便于药品取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尽量避免了药品取用出错。
但是,上述专利并未交代吸引器,吸引器是用于吸除渗出物、脓液、胸腔脏器中的内容物。吸引器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通过一定方法制造其吸引头的负压状态,这样大气压就会将吸引头外的物质向吸引头挤压,从而完成“吸引”的效果。对于因物件卡喉而引起的急救并非少见,因此,急救护理抢救车上备一吸引器成为必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急救护理抢救车,缺少容置吸引器的结构或空间。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抢救车,包括抢救车箱体;所述抢救车箱体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抢救车箱体内设有储物抽屉,储物抽屉位于抢救车箱体的下部;所述抢救车箱体内设有槽框,槽框位于抢救车箱体的上部,槽框内放置药品;
所述抢救车箱体内设有吸引器腔室,吸引器腔室位于槽框的下方,且位于储物抽屉的上方;所述吸引器腔室呈方形状,吸引器腔室设一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抢救车箱体的左侧壁上;所述吸引器腔室的底面上设一对平行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配合一滑板,滑板上放置吸引器,吸引器位于吸引器腔室内;所述抢救车箱体的左侧壁上铰接一对伸缩杆,伸缩杆的顶端铰接在抢救车箱体的左侧壁上,伸缩杆的底端铰接在滑板的左侧壁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急救过程中,如需使用吸引器,医务人员可将滑板拉出抢救车箱体左侧壁上的开口。当滑板完全拉出吸引器腔室时,一对伸缩杆处于最长伸展状态,处于最长伸展状态的一对伸缩杆拉住滑板的左侧端,滑板的右侧端支撑在吸引器腔室的底面上,如此,吸引器置放在滑板上即可进行工作。
另外,若医务人员将吸引器从滑板上取走,伸出吸引器腔室的滑板可作为急救时的工作台面使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说明,所述导轨开设一导向槽,导向槽的内侧壁上设卡条;所述滑板的底面上设有导向条,导向条的侧壁上开设卡槽;所述导向条配合在导向槽内,所述卡条配合在卡槽内。按上述说明,卡槽与卡条的配合可防止滑板与导轨脱离。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技术方案中一对伸缩杆的详细说明,所述一对伸缩杆的顶端铰接在抢救车箱体左侧壁的两侧;每一伸缩杆包括套筒、插杆,所述套筒的顶端设第一铰接部,套筒的底端设有向内突出的环形内凸缘,所述插杆活动插设在套筒内,插杆的顶端设有向外突出的环形外凸缘,插杆的底端设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铰接在抢救车箱体的左侧壁上,所述第二铰接部铰接在滑板的左侧壁上;当伸缩杆处于最长状态时,所述环形外凸缘与环形内凸缘相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滑板的底部设有锁扣装置,所述锁扣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连杆、螺纹杆、万向转接头、锁块;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固定在滑板的底面上,第一安装座位于滑板的左端处,第二安装座位于滑板的右端处;所述连杆的左端连接万向转接头,万向转接头连接螺纹杆,螺纹杆与第一安装座螺接;所述连杆的右端与锁块铰接,锁块与第二安装座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窦榕榕;曲林林;曹华华;王飞飞;崔晓琳,未经窦榕榕;曲林林;曹华华;王飞飞;崔晓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41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自由度肩部康复训练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可调节型拱形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