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容器表面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62449.4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8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新洲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H01G2/12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容器 表面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容器表面处理方法,属于电容器表面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为了延长电容器使用寿命,对部分电容器进行表面处理,提高其耐腐蚀能力是有必要的。例如现有的不锈钢壳体电容器,主要对电容器壳体进行表面抛丸,然后进行喷漆防护,该表面处理方法由于需要使用抛丸机,车间粉尘、噪音污染较为严重,工艺较为复杂,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一定程度的制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容器表面处理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电容器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磷化处理;步骤二,涂料涂覆;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
首先,缓慢向盛有乙醇的容器中加入磷化成核剂配制成溶液A;
其次,将粉末氧化锌中加入适量水后完全溶解,缓慢搅拌加入硝酸镍、乳化剂、氟化钠、氯化钠配制成溶液B;
再次,将溶液A缓慢加入到溶液B中,加水稀释得到磷化液C;
最后,将磷化液C刷涂到不锈钢电容器壳体表面,形成磷化层;
所述步骤二中,待步骤一中的磷化层风干后,在不锈钢电容器壳体表面再涂覆防锈涂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一中,磷化成核剂为磷酸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一中,乳化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二中,防锈涂料为无机富锌涂料和/或环氧云铁涂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二中,不锈钢电容器壳体外侧的磷化层上首先涂覆一层环氧云铁涂料,然后再涂覆一层无机富锌涂料。
上述方案针对未经抛丸处理的不锈钢电容器表面均一性较差,直接涂覆防护涂料容易脱落的问题,先对不锈钢电容器壳体进行磷化处理,提高表面附着力,然后进行防锈涂料涂覆,有效提高了防锈涂料的粘附效果,有益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容器表面处理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步骤一,磷化处理:
首先,缓慢向盛有乙醇的容器中加入磷化成核剂配制成溶液A;
其次,将粉末氧化锌中加入适量水后完全溶解,缓慢搅拌加入硝酸镍、乳化剂、氟化钠、氯化钠配制成溶液B;
再次,将溶液A缓慢加入到溶液B中,加水稀释得到磷化液C;
最后,将磷化液C刷涂到不锈钢电容器壳体表面,形成磷化层;
步骤二,涂料涂覆:待步骤一中的磷化层风干后,在不锈钢电容器壳体表面再涂覆防锈涂料。
上述方案针对未经抛丸处理的不锈钢电容器表面均一性较差,直接涂覆防护涂料容易脱落的问题,先对不锈钢电容器壳体进行磷化处理,提高表面附着力,然后进行防锈涂料涂覆,有效提高了防锈涂料的粘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磷化成核剂为磷酸肽,它能够抑制磷化液对锌层的腐蚀,减少磷化过程中气泡的产生,使得生成的磷化膜连续致密,抗腐蚀能力优异,其与硝酸镍配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磷化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乳化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该乳化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润湿性,能够渗透到壳体表面内,形成一层完成的防护膜,从而提高磷化膜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防锈涂料为无机富锌涂料和/或环氧云铁涂料,其中无机富锌涂料由硅酸烷基酯基料和锌粉组成的溶剂型无机富锌涂料,其导静电性、防腐性、耐冲击磨损性均十分出色;而环氧云铁涂料为双组份涂料,其中第一组分为环氧树脂、云母氧化铁以及有机溶剂混合配制而成,第二组分为固化剂,该涂料具有优异的耐酸性、耐湿热、耐水性,并且与磷化层结合后附着力较佳。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中,不锈钢电容器壳体外侧的磷化层上首先涂覆一层环氧云铁涂料,然后再涂覆一层无机富锌涂料,这种采用先涂覆有机涂料再涂覆无机涂料的方法,能够联合两类涂料,相互取长补短,创造性的将有机涂料的高抗渗透性和塑性与无机涂料中硅酸盐的高机械强度、耐腐蚀性能结合起来,提高涂层的防腐性能和抗机械划伤性能。
实施例一
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电容器表面处理,步骤一,磷化处理:
首先,缓慢向盛有100ml乙醇的容器中加入4.5g磷酸肽配制成溶液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新洲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市新洲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24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雷型调容变压器的调容开关
- 下一篇:一种绞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