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1331.X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6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唐焯宜;胡志东;陆南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姚开丽;张振伟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te 话务 分布 精确 定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长期演进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一维天线到达角和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第一区间,以及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一采样点数量;其中,所述第一区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和至少一个第一距离区间;所述根据一维天线到达角和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第一区间,以及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一采样点数量,包括: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的角度采样点数量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空间的距离采样点个数,确定k个第一子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基于所述k个第一子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确定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根据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所述第二区间包括t个第二子区间;所述根据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包括:根据所述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中至少一个第二子区间的第二子采样点数量;
根据所述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包括:基于所述k个第一子区间以及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的重叠情况,确定是否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区间以及修正后的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确定所述LTE的话务分布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空间相交,形成k个第一子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一维天线到达角和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第一区间,以及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一采样点数量,包括:
根据所述一维天线到达角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其中,第n个所述第一角度区间的角度采样点数量为Sum_AOA_n;
根据所述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空间,其中,第i个所述第一距离空间的距离采样点数量为Sum_RxTxTimeDiff_i;
在所述Sum_AOA_n和Sum_RxTxTimeDiff_i均大于0时,第m个所述第一子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为Sum_AOA_n+Sum_RxTxTimeDiff_i;
在所述Sum_AOA_n=0,或者所述Sum_RxTxTimeDiff_i=0时,第m个所述第一子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为0;
对k个所述第一子采样点数量进行加法运算,得到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包括:
根据所述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中,第p个所述第二子区间的第二子采样点数量为MR.AOA_RxTxTimeDiff_p。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包括:
判断所述k个第一子区间与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之间是否存在重叠区间;
若存在重叠区间,则将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修正为Sum_AOA_n+Sum_RxTxTimeDiff_i+MR.AOA_RxTxTimeDiff_p;
若不存在所述重叠区间,则不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13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