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材料、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液晶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9739.3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3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兰松;李泳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9/30 | 分类号: | C09K19/30;C09K19/44;C09K19/46;C09K19/56;G02F1/133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面板 垂直取向剂 可聚合单体 液晶材料 配向膜 制程 聚合物薄膜 制作 生产成本低 紫外光照射 聚合反应 液晶分子 液晶配向 杂质离子 聚合物 液晶层 沉积 基板 配向 聚合 液晶 扩散 节约 | ||
1.一种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分子(31)、垂直取向剂(32)、及可聚合单体(33);
所述垂直取向剂(32)包括以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材料中,所述液晶分子(31)的质量百分比为94.0%~98.6%,所述垂直取向剂(32)的质量百分比为1.0%~5.0%,所述可聚合单体(33)的质量百分比为0.3%~0.5%;
所述可聚合单体(33)包括丙烯酸酯、丙烯酸酯衍生物、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衍生物、苯乙烯、苯乙烯衍生物、及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材料还包括光引发剂,所述光引发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0.5%,所述光引发剂包括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烷类化合物、过氧化二酰类化合物以及过氧化脂类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一上基板(1)、一下基板(2)、及液晶材料;
所述上基板(1)包括第一基板(11)、及设于第一基板(11)上的第一电极(12);所述下基板(2)包括第二基板(21)、及设于第二基板(21)上的第二电极(22);
所述液晶材料包括液晶分子(31)、垂直取向剂(32)、及可聚合单体(33);
所述垂直取向剂(32)包括以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2、在所述上基板(1)或者下基板(2)上滴注液晶材料,在所述下基板(2)或者上基板(1)的周边位置涂布密封胶(4),之后将所述上基板(1)与下基板(2)组立贴合,并对所述密封胶(4)进行固化;
所述液晶材料中的一部分垂直取向剂(32)吸附于所述上基板(1)和下基板(2)上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并垂直于所述上基板(1)和下基板(2)排列,从而引导液晶分子(31)垂直于所述上基板(1)和下基板(2)排列;另一部分垂直取向剂(32)游离在液晶材料中;
步骤3、通过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21)对液晶材料两侧施加电压,使液晶分子(31)发生偏转,与所述上基板(1)和下基板(2)之间呈一定倾角排列;
从所述上基板(1)或下基板(2)一侧对液晶材料进行第一次紫外光照射,使所述液晶材料中的垂直取向剂(32)与可聚合单体(33)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所述聚合物沉积在所述上基板(1)上朝向液晶材料的一侧形成第一聚合物薄膜(41),同时沉积在所述下基板(2)上朝向液晶材料的一侧形成第二聚合物薄膜(42),所述第一聚合物薄膜(41)与第二聚合物薄膜(42)均具有粗糙表面;
步骤4、停止对液晶层(3)两侧施加电压后,由于所述第一聚合物薄膜(41)与第二聚合物薄膜(42)均具有粗糙表面,从而以立体障碍的方式使靠近第一聚合物薄膜(41)和第二聚合物薄膜(42)的液晶分子(31)保持其倾角,远离第一聚合物薄膜(41)和第二聚合物薄膜(42)的液晶分子(31)恢复垂直排列;
从所述上基板(1)或下基板(2)一侧对液晶材料进行第二次紫外光照射,使所述液晶材料中残留的垂直取向剂(32)与可聚合单体(33)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沉积在第一聚合物薄膜(41)和第二聚合物薄膜(42)上;
去除垂直取向剂(32)与可聚合单体(33)的液晶材料构成液晶层(3),完成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97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