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弱化镁合金板材织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9728.5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5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青山;戴庆伟;喻祖建;毕雁;李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F1/06 | 分类号: | C22F1/06;B21C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弱化 镁合金 板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弱化镁合金板材织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镁合金是目前工业应用中最轻的金属材料,具有减振性能优良、电磁屏蔽性能好、抗冲击、耐磨、易于回收等优点。采用挤压、轧制等塑性加工生产的变形镁合金板材,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多样化的结构,已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工业、3C产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表现出越来越大的潜力,满足产品的轻、薄和一体化等要求。然而,一般普通挤压和轧制工艺等塑性加工的镁合金板材都具有较强的基面织构,不利于后期产品使用及其二次塑性加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弱化镁合金板材织构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弱化镁合金板材织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镁合金板材弯曲过程中,垂直于镁合金板材厚度方向施加变形,通过引入波形弯曲变形,调控上组辊转速V上组辊、下组辊转速V下组辊和板材弯曲变形率αh三个参数,其中,αh为开始板材厚度h0和最终板材厚度h的差值与h0的比值,V上组辊/V下组辊=0.1-10,αh=1%-5%;
B.将步骤A获得的镁合金板材进行去应力退火。
进一步,A步骤中垂直于镁合金板材厚度方向施加不少于1道次变形。
进一步,所述A步骤中V上组辊/V下组辊=1,αh=1%。
进一步,所述B步骤中去应力退火温度为200-300℃,时间为2-6h。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保护依据上述方法制得的镁合金板材。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该发明通过在镁合金板材弯曲过程中,垂直于板材厚度方向施加多组弯曲变形,使晶粒发生偏转,弱化基面织构,从而改善板材室温成形能力。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镁合金板材的基面织构强度显著降低,并且向旁边偏转发散。
附图说明
图1为镁合金板材波形弯曲变形示意图,通过上组辊转速、下组辊转速、预变形量及上下组辊错开的距离等参数设定来调控波形弯曲预变形工艺。组辊的数量可以取R=1,2,3,4……,根据板材实际长度要求设定;
图2为波形弯曲工艺参数设定示意图,其中R1、R2、R3、R4为上组辊,r1、r2、r3、r4为下组辊;v为辊的转速,板材受到变形形状为“波形”;
图3为实施例1的镁合金板材的基面织构,其中a为进行波形弯曲变形前的镁合金板材的基面织构,b为进行波形弯曲变形后的镁合金板材的基面织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弱化镁合金板材织构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将质量组成为3%Al、1%Zn、0.4%Mn、95.6%Mg的AZ31镁合金板材在弯曲过程中,垂直于镁合金板材厚度方向施加变形,通过引入波形弯曲变形,调控上组辊转速V上组辊、下组辊转速V下组辊和板材弯曲变形率αh三个参数,其中,αh为开始板材厚度h0和最终板材厚度h的差值与h0的比值,
V上组辊/V下组辊=1,αh=1%;
B.将步骤A获得的镁合金板材进行去应力退火。
A步骤中垂直于镁合金板材厚度方向施加1道次变形;B步骤中去应力温度为250℃,时间为4h;在室温下测定波形弯曲变形前后的基面织构强度,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图3为实施例1的镁合金板材的基面织构,其中a为进行波形弯曲变形前的镁合金板材的基面织构,b为进行波形弯曲变形后的镁合金板材的基面织构。从上述测试结果和图3可以看出,对镁合金进行波形弯曲变形后,基面织构强度从18.3降低到6.3,并且向旁边偏转发散,基面织构明显得到弱化。
实施例2
一种弱化镁合金板材织构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97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