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用充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58775.8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0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武昌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5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通用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也不断更新,目前所使用的电子产品都需要充电,而每种电子产品充电时所需的充电电压各不相同,常见的充电电压为3V、6V、8V、12V,因此充电器也是不一样,目前人们具备的电子产品数量和种类较多,因此所述配的充电器也较多,当需要充电时需不断更换充电器,从而给充电带来不便,并且大量的充电器占用资源,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通用充电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充电器,来解决目前不同电子产品充电时需要不断更换充电器,从而给充电带来不便,并且大量的充电器占用资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用充电器,包括外壳,还包括插头、电路板、固定感应线圈、多档感应线圈、弹性触片、整流器、充电接口,所述的插头位于外壳左端中心处,所述的插头与外壳螺纹相连,所述的电路板位于外壳内部左端,所述的电路板与外壳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电路板与插头线路相连,所述的固定感应线圈位于外壳内部左侧,所述的固定感应线圈与外壳紧配相连,所述的多档感应线圈位于外壳内部中心处,所述的多档感应线圈与外壳转动相连,所述的弹性触片位于外壳内部后端上侧,所述的弹性触片与外壳螺纹相连,所述的镇流器位于外壳内部底端右侧,所述的镇流器与外壳螺纹相连,且所述的镇流器与弹性触片线路相连,所述的充电接口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的充电接口均匀分布在外壳右端内部,所述的充电接口与外壳紧配相连,且所述的充电接口与镇流器相连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多档感应线圈包含了安装座、第二感应线圈、触头。
进一步,所述的安装座位于外壳内部中心处,所述的安装座与外壳转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感应线圈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二感应线圈优先为四件,所述的第二感应线圈均匀分布在安装座内部四周,所述的第二感谢线圈与安装座紧配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触头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触头均匀分布在安装座顶部四周,所述的触头与安装座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触头与第二感应线圈线路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安装座顶部还设有编号,所述的每个编号代表一个档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通用充电器,当电子产品需要充电时,首先通过电子产品的充电接口与该充电器中的充电接口连接,再根据该电子产品充电所需的充电电压调整多档感应线圈,由于该充电器是通过固定线圈与与多档感应线圈相互感应,从而达到将220V电压转换成充电所需电压,而多档感应线圈中包含了四个档位的,每个档位都对应一个输出电压,因此可根据充电所需的电压转动安装座,使得与对应该电压的第二感应线圈连接的触头与弹性触片连接,从而达到对应该电压的第二感谢线圈与固定线圈相互感应,因此输出该电子产品所需的充电电压,再将插头插在电源上,因此电源电压通过电路板传送到固定感应线圈上,再通过固定线圈与第二感应线圈相互感应,从而将电压调整到充电电压,再由整流器将变压后的电流转换的直流电,因此可对电子产品充电,该充电器结构简单,功能强大,实现了一个充电器忙足多种电子产品充电,因此充电是无需更换充电器,从而给充电带来便利,并且一个充电器代替了多种充电器,因此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通用充电器的剖视图
图2是外壳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通用充电器的俯视图
1-外壳;2-插头;3-电路板;4-固定感应线圈;5-多档感应线圈;6-弹性触片;7-整流器;8-充电接口;501-安装座;502-第二感应线圈;503-触头;504-编号。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87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