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盗门铃电机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7130.2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8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于恒伟;代劲;刘远旺;朱俊岗;朱峰;朱俊岭;余建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02 | 分类号: | G08B13/02;G08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 门铃 电机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设备领域,涉及一种防盗门铃电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门铃的英文名称是wireless door phone或wireless doorbell,又称无线遥控门铃或遥控门铃。常见无线门铃有不用电池的无线门铃、普通无线门铃及可视无线门铃。无线门铃是利用民用无线技术(Zigbee、WIFI、蓝牙、2.4G等)开发出来的一类门铃。一般的无线门铃有效传输距离约40米。采用2.4G频率无线传输视频或语音信号,传输距离在无障碍环境下传输距离可达400米。无线门铃不需要布线,安装简单灵活,但是传输距离受传输距离和现场环境影响较大,有线门铃正好与之相反,且普通无线门铃需要使用电池,需要及时更换电池或给蓄电池充电。
由于无线门铃需要定期更换电池或充电,一般将无线门铃设计的易于安装和拆卸,这样反而造成门铃容易被盗,造成用户的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盗门铃电机控制装置,当无线门铃需要充电或更换电池的时候,只有用户通过授权的移动终端发放权限,才可以进行拆卸和安装,能够有效减少户外电子产品被盗的可能性,避免用户的财产损失。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盗门铃电机控制装置,包括门铃,门铃安装在门铃底座上,门铃底座包括后盖和前盖形成的座腔,后盖侧壁上设有卡位,门铃下端侧面设有与卡位相对应的卡槽;
座腔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齿轮,齿轮与齿轮条啮合作用,齿轮条的两端分别套接在卡位与卡槽中,并通过轮条固定板将齿轮条水平固定在后盖上,座腔内还安装有PCB板;
PCB板上集成了各个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包括控制模块、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用户使用智能移动终端通过网关与控制模块进行连接,并注册账号获得授权,需要拆卸门铃时,用户通过已授权的智能移动终端发出拆卸指令,网关接收到拆卸指令并转发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驱动电机开始工作,齿轮随着电机的工作开始转动,齿轮条则在齿轮的带动下水平运动,从而使得齿轮条从卡槽中退出,用户可取出门铃;
安装门铃时,将门铃正确放置在门铃底座上,用户通过已授权的智能移动终端发出锁定指令,网关接收到锁定指令并转发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驱动电机开始工作,齿轮随着电机的工作开始转动,齿轮条则在齿轮的带动下水平运动,从而使得齿轮条插入卡槽中,门铃则锁定在了门铃底座。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门铃上安装有门铃摄像头,用户可通过已获得授权的智能移动终端看到门外门铃位置处的情景。
前述座腔内还设有传感器,当门铃或门铃底座受到暴力冲击或非法强拆时,控制模块则向已获得授权的智能移动终端发送警示信息,或直接出发门铃发出声响。
无线信号传输采用ZigBee、蓝牙、Z-Wave或WiFi无线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产品通过电机工作,控制齿轮,再由齿轮与齿轮条啮合作用带动齿轮条水平运动,门铃下方设有卡槽,卡槽形状与齿轮条的端部吻合,当齿轮条右移时,则锁定门铃无法机械拆卸,齿轮条左移时,则解锁门铃,用户可将门铃从门铃座上取下。
本发明产品通过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先进行注册账号获得授权,拆卸门铃时,用户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发出拆卸指令,网关接收到拆卸指令后转发到门铃中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驱动电机工作解锁门铃,锁定门铃时,现将门铃正确放置在门铃座中,用户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发出锁定指令,网关接收到锁定指令后转发给门铃中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驱动电机工作,从而锁定门铃。
本发明设计的防盗门铃,当无线门铃需要充电或更换电池的时候,只有用户通过授权的移动终端发放权限,才可以进行拆卸和安装,能够有效减少户外电子产品被盗的可能性,避免用户的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爆炸图;
其中,1-门铃,2-门铃摄像头,3-后盖,4-前盖,5-PCB板,6-齿轮条,7-齿轮条固定板,8-电机,9-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71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