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撬装式建筑泥浆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5579.5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1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胡君荣;梁静;刘道广;张文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2 | 分类号: | C02F11/122;C02F11/147;C02F11/14;C02F11/121;C02F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肖爱华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撬装式 建筑 泥浆 处理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撬装式建筑泥浆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处理装置包括安装在一个整体底座上或集装箱内的泥浆均质罐、叠螺式污泥脱水机、污泥储存槽、污泥输送泵、药剂制备系统、药剂投加泵和电气控制柜;泥浆均质罐包括泥浆均质搅拌槽和泥药混合搅拌槽;泥浆均质罐改进后停留时间更长、泥浆混合更加均匀且不易沉降;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的螺旋轴改进后螺距采用特殊变径设计,螺旋角度更加平缓,耐磨层更厚。本发明通过特殊结构设计,实现了在一个整体底座上或集装箱内完成建筑泥浆的快速脱水,整个系统集成程度高,占用场地小,质量轻,体积小,移动性强,环保性能高,脱水速度快且效果好,减少了外运处置费用,处理后的泥土可以直接改性和资源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撬装式建筑泥浆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由高层、超高层建筑、地铁、高速道路、大型桥梁等各类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建筑泥浆数量极其巨大。这些泥浆的组成和性质与市政污泥不同,以粘土矿物为主,自然沉降和直接脱水效果较差,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污染环境、破坏水质、阻塞市政管道等危害。由于泥浆含水率很高,直接将泥浆外运时实际运输的大部分为水,运输效率低,大幅增加了城市交通负担和造成能源浪费。如果处理不当,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为降低运输成本,部分不法企业甚至将泥浆偷排入城市下水道等市政管网,造成城市下水道等城市管网的淤积和堵塞。
建筑泥浆具有如下特点:在市政建设过程中,如:地铁盾构工程、隧道工程、顶管工程等等施工过程中,基础工程都需要较多的桩基,每立方的天然土,可以产生3~4立方泥浆,随着桩长度的增加,大量泥土变成泥浆,每项基础工程通常产生几千甚至几十万方泥浆。泥浆实土方和加入的水体积比比例通常为1:3,泥浆的浓度通常在150~220g/L之间,泥浆中通常含有约5~10%的砂石,砂砾比重较高,污泥中的无机质比例较高。
传统处理工艺处理建筑泥浆会产生的问题:
1)施工现场挖坑、堆坝、收聚,通过自然风干,此方法需大量的场地,风干周期长(需五年左右)、土地复耕困难、破坏生态且不安全;
2)常规脱水设备摆放在施工场地,占地空间大,管路衔接复杂;需要在现场临时接管,施工周期长,空间利用率低;
3)建筑泥浆相比市政污泥砂砾含量多,比重较高,污泥中的无机质比例较高,沉降较快,污泥浓度不均匀,如果直接进入常规脱水设备进行处理,会导致出泥含水率时高时低,出泥效果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针对建筑工地周期性和移动性的特点,提供一种体积小、质量轻、移动性强、处理效果明显,便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撬装式建筑泥浆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集装箱式建筑泥浆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撬装式建筑泥浆处理装置,它包括:一个整体底座(或集装箱)和安装在整体底座上(或集装箱内)的泥浆均质罐、叠螺式污泥脱水机、污泥储存槽、污泥输送泵、药剂制备系统、药剂投加泵和电气控制柜;泥浆均质罐包括两个泥浆均质搅拌槽,一个泥药混合搅拌槽;两个泥浆均质搅拌槽通过底部孔相通;泥药混合搅拌槽和泥浆均质搅拌槽通过溢流堰板连接;泥浆均质罐的进泥口、清水补入口安装在泥浆均质搅拌槽上,泥浆均质罐的加药口、出泥口安装在泥药混合搅拌槽上;药剂制备系统出药口与药剂投加泵入口连接;药剂投加泵出口与泥浆均质罐加药口连接;泥浆均质罐出泥口与叠螺式污泥脱水机进泥口连接;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出泥口与污泥储存槽进泥口连接;污泥储存槽出口与污泥输送泵进口连接。叠螺式污泥脱水机出泥口设置污泥储存槽,用于暂存叠螺式污泥脱水机的脱水泥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5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熔融玻璃导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泥分离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