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绝缘塑胶材料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54530.8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4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凌泽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阳飞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0 | 分类号: | C08L23/00;C08L29/04;C08L23/06;C08K13/06;C08K9/00;C08K3/04;C08K3/34;C08K9/06;C08K3/26;C08K7/14;B29B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 塑胶 材料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胶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绝缘塑胶材料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塑胶主要由碳、氧、氢和氮及其他有机或无机元素所构成,成品为固体,在制造过程中是熔融状的液体,因此可以机加热使其熔化、加压力使其流动、冷却使其固化,而形成各种形状,此庞大而变化多端的材料族群称为塑胶。塑胶零件广泛应用如今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例如家用电器、仪器仪表、电线电缆、建筑器材、通讯电子、汽车工业、航天航空、日用五金等。塑胶原料的主要成份是含碳化合物,是由高分子合成树脂(聚合物)为主要成份,渗入各种辅助料或添加剂,在特定温度,压力下,具有可塑性和流动性,可被模塑成一定形状,且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塑胶对电,热,声具有良好绝缘性和电绝缘性,耐电弧性,保温,隔声,吸音,吸振,消声性能卓越。传统的塑胶多为绝热材料,随着电路板大规模集成化和微封装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元器件体积不断缩小,组装密度越来越高,而功率在不断增大,随之发热量也增大。因此,散热成为电子工业中一个重要问题。具有优良导热性能的金属、陶瓷及碳材料,由于电绝缘性、加工成型性能较差和成本较高等问题,难以适应现在技术发展的需要。典型的导热塑料热传导率范围为1-20w/m.k。这一数值大约是传统塑料的5-100倍,一般塑料的热传导率只有0.2w/m.k,一些铸铝合金的热传导率为50-100w/m.k。但是导热塑胶往往在其他性能方面不能满足要求,例如阻燃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高温耐腐蚀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塑胶材料的诸多缺陷,经过大量试验和探索,改变现有的原料组成及工艺技术,提供一种绝缘塑胶材料的加工工艺,该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合工业化生产,其制备的塑胶材料具备较好的阻燃导热性能,力学性能优异,还具备较好的耐腐蚀耐高温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的
一种绝缘塑胶材料的加工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破碎和研磨,步骤2)制备改性树脂,步骤3)制备改性石墨,步骤4)密炼,步骤5)制备塑胶材料。
具体地,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破碎和研磨:将白云石、珍珠岩和海泡石按照2:1:1的质量比添加到破碎机中进行破碎,然后进行研磨,得到粒径为200目的粉末,即为物料A;
步骤2)制备改性树脂:将物料A、氧化铝以及丝氨酸依次加入到搅拌罐中,边加热边搅拌,待加热至90℃时,加入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维持90℃继续搅拌20min;然后降温至60℃,加入聚乙烯树脂,搅拌1小时,得到物料B;其中,所述物料A、氧化铝、丝氨酸、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以及聚乙烯树脂的质量比为8:2:1:3:86;
步骤3)制备改性石墨:取石墨放入坩埚中,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在氮气的保护下,于700-800℃煅烧3min,取出,粉碎成粉末状;然后与纳米碳化硅按照3:1的质量比混合,300转/min搅拌5min,即得物料C;
步骤4)密炼:将聚烯烃弹性体、聚乙烯醇、棕榈酸异丙酯、磷酸三丁酯以及物料B,混合均匀,加入密炼机,在温度为90℃下混炼5分钟,得到物料D;其中,烯烃弹性体、聚乙烯醇、棕榈酸异丙酯、磷酸三丁酯以及物料B的质量比为100:15:9:2:74;
步骤5)制备塑胶材料:将物料D、物料C、玻璃纤维以及滑石粉按照500-800:10-20:3-5:1-2加入到搅拌罐中,200转/min搅拌15min;然后进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压成熔融状态,再注射到模具型腔中,并从模具口挤出成型,最后经过冷水冷却、吹风机干燥、切粒机切粒,即得。
优选地,所述纳米碳化硅的粒径为50-200nm;所述氧化铝和滑石粉的粒径均为200目,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为40-100um,直径为10-20um。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阳飞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阳飞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45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