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混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53662.9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3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方兵;王文洲;张友尧;邓江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强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6 | 分类号: | B01F5/06;B01F3/02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42109 | 代理人: | 吴运林 |
地址: | 4351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气体混合的管道混合器。
背景技术
当前,一般采用静态混合器用于加强两种气体在管道内均匀混合。静态混合器是一种没有运动部件的高效混合设备,其基本工作机理是利用固定在管内的混合单元体改变流体在管内的流动状态,以达到不同流体之间良好分散和充分混合的目的,其中静态混合器按照混合单元的不同,分为SV型静态混合器、SK型静态混合器、SX型静态混合器、SH型静态混合器、SL型静态混合器,其中SV型静态混合器的混合单元是由一定规格的波纹板组装而成的圆柱体,SK型静态混合器的混合单元是由单孔道左、右扭转的螺旋片组焊而成,SX型静态混合器的混合单元是由交叉的横条按一定规律构成许多X型单元,SH型静态混合器的混合单元是由双孔道组成,孔道内放置螺旋片,相邻单元双孔道的方位错位90°,单元之间设有流体再分配室,SL型静态混合器的混合单元是由交叉的横条按一定规律构成单X形单元。然而,这些静态混合器结构复杂,成本高,不适用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的静态混合器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为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确保气体均匀混合的管道混合器。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一种管道混合器,其特征是:具有流体管,流体管的一端设有与其相连通的支管作为稀释管,流体管中设有至少两块挡板,挡板朝着流体管的另一端呈等间距交错排布。
本发明中所述流体管与稀释管呈垂直布置。
本发明中所述挡板设有两块,每块挡板呈半圆形结构,挡板的直径等于流体管的内径,两块挡板的端面布置在流体管的同一个轴向对称面上。
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确保了两种气体在管道内的均匀混合,适用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视图。
图中:1—流体管,2—稀释管,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一种管道混合器,具有流体管1,流体管1的一端设有与其相连通的支管作为稀释管2,流体管1与稀释管2呈垂直布置。流体管1中设有至少两块挡板3(具体为两块),挡板3朝着流体管1的另一端呈等间距交错排布,每块挡板呈半圆形结构,挡板的直径等于流体管的内径,各个挡板的端面布置在流体管的同一个轴向对称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流体管1的内径为257mm,稀释管2的内径为32mm,稀释管2到与其相邻的一块挡板的间距为500mm,相邻的两块挡板的间距为492mm。
本发明在具体使用时,在流体管的进风口端通入空气,在稀释管中通入一定量的被稀释的气体(比如:氨气),被稀释的气体与空气初步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气体在各个挡板的作用下,在流体管中作波浪式前进,最后从流体管的出风口排出,参见图1,由此两种气体在流体管中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大大增加,从而达到均匀混合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强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强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36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反渗透复合膜、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