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整生成油液相加氢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2807.3 | 申请日: | 2016-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43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才;关明华;方向晨;崔国英;李扬;徐大海;丁贺;樊宏青;陈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7/02 | 分类号: | C10G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整 生成 相加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整生成油液相加氢处理方法,将重整生成油在进入脱戊烷塔之前进行加氢处理,加氢处理使用液相加氢处理技术,设置跨线用于加氢处理系统与重整装置系统隔离时,将重整生成油直接引入脱戊烷塔;设置防漏管线,防漏管线一端与跨线连通,另一端与脱戊烷塔底循环泵出口管线连通。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跨线阀门内漏造成的产品不合格或装置运转周期缩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整生成油液相加氢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是将重整生成油后处理单元结合于重整装置中,特别适宜于生产芳烃的重整装置。
背景技术
催化重整(Catalytic Reforming)是石油炼制重要过程之一。它是在较高温度、低压及临氢状态下,经过贵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使石脑油转变成富含芳烃的重整生成油的过程。重整生成油可直接用作车用汽油的调和组分,也可经芳烃抽提制取苯、甲苯和二甲苯,同时副产的氢气。
自1940年第一套临氢重整工艺装置投产以来,催化重整工艺至今已历经近70多年的发展历程,随着市场和人类生活对燃料和芳烃的需求,许多国家都对催化重整过程不断进行了开发和研究。
近年来,随着重整催化剂和催化重整工艺的不断发展,加之新式换热器、多流路联合加热炉等高效设备的引入,改进了工艺流程,减小了临氢系统的压力降,催化重整的临氢压力得到了大幅降低;在降低能耗同时,产品收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由于重整装置反应压力的降低,使反应苛刻度进一步提高,造成重整生成油中不饱和烯烃含量有所提高,严重影响后续芳烃抽提装置稳定运行和产品质量。因此,重整生成油在进入芳烃抽提部分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保证其中的烯烃含量满足抽提单元对原料的要求。现阶段,重整生成油脱烯烃主要有两种方法,白土精制工艺和加氢精制工艺。白土精制工艺由于存在精制效果差、失活速率快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已渐渐被加氢精制工艺所取代。
近年来,国外已有选择性加氢脱除重整生成油中烯烃的工艺技术的相关报导(法国IFP的Arofining工艺)。以重整生成油的苯馏分为原料,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在比较缓和的条件下脱除原料中的烯烃。国内催化重整生成油选择性加氢脱烯烃技术也在炼油企业开始逐步应用。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了使用贵金属催化剂进行催化重整生成油选择性加氢脱烯烃技术(FHDO)。该技术自2003年首次在茂名石化分公司的苯馏分加氢脱烯烃装置上成功应用以来,已相继在燕山分公司、长岭分公司的BTX馏分实现工业应用,2009年在镇海炼化重整生成油全馏分上也成功实现工业应用。目前的重整生成油选择性加氢脱烯烃工业装置,设有原料泵、新氢压缩机、循环氢压缩机等动设备,装置氢气循环操作,是一套独立的单元,存在能耗较高,投资和操作费用较高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CN103666544A公开了一种重整生成油加氢处理方法。该方法在液相加氢处理条件下,将重整生成油与具有催化加氢作用的催化剂在加氢反应器中进行接触,充分利用了重整生成油中的溶解氢,脱除重整生成油中的烯烃,同时还消除了对于循环氢及其循环设备的需求。该方法虽然工艺流程较简单,但与本方法比仍然需要新建一套加氢装置,操作费用也相对较高。
CN102911721A公开了一种重整生成油液相循环选择性加氢脱烯烃的方法。在管线中进行氢气饱和,形成一种原料/加氢产物/氢的液相混合物,在加氢条件下,液相混合物分段进入多级常规加氢反应器;分段进入催化剂床层区进行反应,从反应器底部出来的反应后产物部分循环与新鲜原料混合,部分从反应系统排出去后续的分离装置。该方法工艺流程与本方法有所不同,为从反应器上部进料,且也是一套独立加氢装置,投资和操作费用相对也较高。
在重整生成油加氢处理的技术中,加氢装置的开工过程中,由于反应条件和催化剂性能未达到反应所需的状态,因此加氢产物一般达不到质量指标,对后续的芳烃抽提装置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2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