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响应复合界面驱动液体运动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52489.0 申请日: 2016-04-21
公开(公告)号: CN105863985B 公开(公告)日: 2018-02-27
发明(设计)人: 田东亮;张娜;张孝芳;何琳琳;郑曦;江雷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分类号: F04B19/00 分类号: F04B19/00;H01F1/44
代理公司: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465 代理人: 陈芳
地址: 10019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响应 复合 界面 驱动 液体 运动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外场响应性复合界面驱动液体运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磁场驱动液体运动器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梯度表面浸润性,由于其产生的表面张力梯度和拉普拉斯压力,在智能表面液体输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这种浸润性梯度表面,由于其恒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能在需要的距离范围内得到连续调节(详见参考文献[1]:S.Daniel,M.K.Chaudhury,J.C.Chen,Science 2001,291,633;参考文献[2]:S.W.Lee,P.E.Laibinis,J.Am.Chem.Soc.2000,122,5395;参考文献[3]:M.K.Chaudhury,G.M.Whitesides,Science 1992,256,1539.;参考文献[4]:F.Lugli,G.Fioravanti,D.Pattini,L.Pasquali,M.Montecchi,D.Gentili,M.Murgia,Z.Hemmatian,F.Zerbetto,Adv.Func.Mater.2013,23,5543;参考文献[5]:J.Ju,K.Xiao,X.Yao,H.Bai,L.Jiang,Adv.Mater.2013,25,5937)。因此,表面液体的运动受到粘滞力的影响很大。智能响应性材料在外场如光、电、热、引力和机械伸缩等刺激作用下可以获得开关浸润性(详见参考文献[6]:K.Ichimura,S.K.Oh,M.Nakagawa,Science 2000,288,1624;参考文献[7]:X.Yao,J.Ju,S.Yang,J.J.Wang,L.Jiang,Adv.Mater.2014,26,1895;参考文献[8]:M.J.Liu,F.-Q.Nie,Z.X.Wei,Y.L.Song,L.Jiang,Langmuir 2010,26,3993;参考文献[9]:X.Yao,Y.Hu,A.Grinthal,T.-S.Wong,L.Mahadevan,J.Aizenberg,Nat.Mater.2013,12,529;参考文献[10]:Y.M.Zheng,X.F.Gao,L.Jiang,Soft Matter 2007,3,178;参考文献[11]:M.W.J.Prins,W.J.J.Welters,J.W.Weekamp,Science 2001,291,277.),但是由于响应速度慢,液体运动方 向和速度不可控,在液体驱动的应用领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如何获得一种快速响应、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可控的复合界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响应复合界面驱动液体运动器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磁响应复合界面驱动液体运动器件的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一种提供磁响应复合界面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响应复合界面驱动液体运动器件,包括磁响应复合界面、相应的磁场、液体;

其中,所述磁响应复合界面由微纳米阵列结构膜和磁流体构成;所述液体与所述磁流体互不相溶;

所述微纳米阵列结构膜是微米到微米尺度、微米到纳米尺度、纳米到纳米尺度的阵列结构,为棒状结构、管状结构、孔状结构或颗粒状结构中的一种;所述微纳米阵列结构膜的材料选自氧化锌、氧化钛、泡沫镍、泡沫铜、多孔氧化铝、硅或二氧化硅颗粒中的一种;

所述磁流体为水基磁流体或油基磁流体。

如上所述的磁响应复合界面驱动液体运动器件,优选地,所述油基磁流体的油的种类为选自硅油、煤油、柴油、氟硅烷、全氟聚醚、液体石蜡或矿物油中的一种。

如上所述的磁响应复合界面驱动液体运动器件,优选地,所述磁场的磁场强度为0~1T的磁场。

如上所述的磁响应复合界面驱动液体运动器件,优选地,所述磁场作用于磁响应复合界面的下方。

如上所述的磁响应复合界面驱动液体运动器件,优选地,所述棒状结构中,棒的直径为50nm~200μm,棒的长度为1μm~500μm;所述管状结构中 管的管径为200nm~200μm,管的长度为1μm~500μm;所述孔状结构中孔的孔径为200nm~500μm,孔的深度为1μm~3mm;所述颗粒状结构中颗粒的直径为1μm~200μm,颗粒膜厚为1μm~500μ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2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