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压不堵雾化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2380.7 | 申请日: | 201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51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泉;张宇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前行者(厦门)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4 | 分类号: | B05B1/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张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压 雾化 喷嘴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常压不堵雾化喷嘴,包括喷嘴外壳,喷嘴外壳的第一端具有喷嘴口;雾化喷片,该雾化喷片具有至少一喷孔;导流塞芯,导流塞芯包括二个端面和柱体的侧周面,该导流塞芯的侧周面上设有多个导流凹槽,导流塞芯的第一端面靠近该导流塞芯的边缘设有多个导流块,相邻两个导流块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导流道,所有导流块的内侧共同围成一漩涡槽,该导流塞芯的第一端面的导流块抵靠在所述雾化喷片的第二面,该漩涡槽与所述喷孔的位置对应。本发明中液体能够在漩涡槽形成漩涡流,进而能够增强液体的流动性和流速,从而能够很好地改善液体的雾化效果,这样就不需要在对液体进行加压,即使在常压下也能够实现很好地雾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雾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常压不堵雾化喷嘴。
背景技术
喷嘴是很多种喷淋、喷雾、喷油、喷砂、喷涂等设备里很关键的一个部件,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喷嘴的喷雾效果,每一个喷嘴的喷口都是经过精雕细啄的。哪怕是由于清洁不当所造成的伤害,也有可能会影响到流量和喷雾分布。
现有技术中喷嘴还存在以下缺陷:
1、雾化效果差,从喷嘴喷出的液体不能得到很好地扩散,影响喷雾效果;
2、现有技术为增强雾化效果,通常对液体进行加压,从而会增加喷雾作业的难度,作业复杂,造成整体喷雾装置结构复杂;
3、现有技术中喷嘴容易发生堵塞,而一旦堵塞,就会影响喷雾效果,甚至不能喷出液体,从而影响喷雾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当液体处于常压下,液体通过喷嘴后不会发生堵塞,同时能提高雾化质量的常压不堵雾化喷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常压不堵雾化喷嘴,包括:
喷嘴外壳,该喷嘴外壳的第一端具有喷嘴口;
雾化喷片,该雾化喷片设置在所述喷嘴外壳内,该雾化喷片为片状结构并具有至少一喷孔,雾化喷片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该雾化喷片第一面朝向所述喷嘴口;
导流塞芯,该导流塞芯设置在所述喷嘴外壳内,导流塞芯为柱状结构,导流塞芯包括二个端面和柱体的侧周面,该导流塞芯的侧周面上设有多个导流凹槽,每个导流凹槽由导流塞芯的第二端面延伸至第一端面,导流塞芯的第一端面靠近该导流塞芯的边缘设有多个导流块,相邻两个导流块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导流道,所有导流块的内侧共同围成一漩涡槽,该导流塞芯的第一端面的导流块抵靠在所述雾化喷片的第二面,该漩涡槽与所述喷孔的位置对应,流入喷嘴外壳内的液体通过导流塞芯的导流凹槽和导流道至漩涡槽,并形成涡流,继而经由雾化喷片的喷孔从喷嘴口喷出。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塞芯侧周面上每个导流凹槽在第一端面处的开口分别与第一端面上每个导流道的位置分别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塞芯的侧周面上设有四个导流凹槽,导流塞芯的第一端面靠近导流塞芯的边缘设有四个导流块,相邻两个导流块之间形成的导流道分别与所述四个导流凹槽对应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凹槽为直线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有导流块的外侧分别沿导流塞芯的周向均匀布置。
进一步地,每个导流块均是具有一尖角的结构,每个导流块的外侧和内侧在尖角位置交接。
进一步地,每个导流块的尖角均朝向沿导流塞芯的周向朝向同一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喷片的第一面设有第一锥形槽,第一锥形槽由外到内逐渐变小,第一锥形槽的锥顶角为90°~135°,第一锥形槽与所述喷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前行者(厦门)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前行者(厦门)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23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