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纤短纤维卷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0428.0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0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宏高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1/10 | 分类号: | D02G1/10;D06B1/02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44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纤 短纤维 卷曲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纤短纤维卷曲机,包括机架和卷曲箱,卷曲箱内设有可转动的上卷曲轮和下卷曲轮,其特征在于,卷曲箱内还设有上卷曲刀和下卷曲刀,下卷曲刀通过一支撑杆固定在上卷曲刀下方,卷曲箱内铰接有一摆臂,上卷曲刀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摆臂的下端,摆臂中部开有通孔,卷曲箱侧壁开有弧形导向孔,通孔内连接有定位螺杆,定位螺杆内端插入到弧形导向孔内,定位螺杆端部具有螺帽,螺帽位于卷曲箱外侧壁。通过改变上下卷曲刀之间的间距和角度,可以改变卷曲压力,达到控制卷曲数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纤加工设备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化纤短纤维卷曲机。
背景技术
卷曲机是涤纶短纤维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成型工具。卷曲机主要由两个卷曲轮和两个卷曲刀组成。卷曲轮上下分布,卷曲刀也上下分布且位于两个卷曲轮之间的位置。卷曲轮握持丝束所产生的推送力,卷曲刀之间压强产生的对丝束的阻挡力,两者的联合作用使丝束逐渐失稳,产生弯曲变形,这样才能形成卷曲的结构。卷曲数是化纤短纤维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一般来说,丝束厚度、卷曲压力、卷曲辊直径、丝束温度是影响卷曲数的关键因素。通过改变卷曲刀之间的间距和角度,可以改变卷曲压力,达到控制卷曲数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由于两个卷曲刀之间的距离不能调节,由此造成卷曲机只能生产出同一卷曲程度的涤纶短纤维。卷曲机是高速运转设备,长时间工作势必导致卷曲轮和卷曲刀磨损,由此引起卷曲轮和卷曲刀上的工艺宽度产生误差。现有技术中卷曲轮和卷曲刀的位置固定,因此要调节好工艺宽度就必须对整个卷曲轮、卷曲刀进行修正,这样不但大大增加维修时间和维修成本,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调节上卷曲刀位置的化纤短纤维卷曲机,通过改变卷曲刀之间的间距和角度,可以改变卷曲压力,达到控制卷曲数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化纤短纤维卷曲机,包括机架和卷曲箱,卷曲箱内设有可转动的上卷曲轮和下卷曲轮,其特征在于,卷曲箱内还设有上卷曲刀和下卷曲刀,下卷曲刀通过一支撑杆固定在上卷曲刀下方,卷曲箱内铰接有一摆臂,上卷曲刀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摆臂的下端,摆臂中部开有通孔,卷曲箱侧壁开有弧形导向孔,通孔内连接有定位螺杆,定位螺杆内端插入到弧形导向孔内,定位螺杆端部具有螺帽,螺帽位于卷曲箱外侧壁,上卷曲刀尾部开有加热槽,加热槽内设置有电加热丝,上卷曲刀内开有喷汽管路,在加热槽下方开有连通喷汽管路的进汽孔,外部的进汽接头和进汽孔通过螺纹连接,上卷曲刀的底面开有若干连通喷汽管路的蒸汽喷嘴,所述下卷曲刀的底面开有呈球面的集汽槽,下卷曲刀底面外表开有若干导流槽,导流槽与集汽槽连通,下卷曲刀的内部开有泄汽管路,所述泄汽管路的回汽孔位于下卷曲刀的尾部,回汽孔处连接有回汽接头。
短纤维束先进入上卷曲轮和下卷曲轮之间,然后从上卷曲刀和下卷曲刀之间通过。电加热丝可以加热上卷曲刀,同时也对流经上卷曲刀的蒸汽进行加热和保温。蒸汽从上卷曲刀尾部的进汽孔充入,流经喷汽管路,从上卷曲刀底面的蒸汽喷嘴喷出,对经过的丝束进行加热预定型。下卷曲刀中部具有凹入的集汽槽,用于汇集上卷曲刀喷出的蒸汽以及水雾,回收的蒸汽通过泄汽管路流经下卷曲刀内部,最后从回汽孔排出,进行回收。让蒸汽在卷曲箱内形成一个回流通道,保证蒸汽对丝束的加热效果。松开定位螺杆,摆臂摆动,改变上卷曲刀和下卷曲刀的间距,到达指定位置后拧紧定位螺杆。调节上卷曲刀位置后,改变了上卷曲刀与下卷曲刀的夹角,达到控制卷曲数的目的。
在上述的化纤短纤维卷曲机中,所述上卷曲轮转动固定在滑块上,滑块呈T形且嵌于滑板上,滑板上固定有推动滑块的气缸。通过气缸的作用调节上卷曲轮的位置,适应各种厚度的纤维束。
在上述的化纤短纤维卷曲机中,上卷曲刀的上表面标有角度刻度,摆臂上具有指向上卷曲刀的指针。松开锁紧螺栓,可以转动上卷曲刀,调整上卷曲刀与摆臂的安装角度。
在上述的化纤短纤维卷曲机中,所述上卷曲轮和下卷曲轮都位于上卷曲刀与下卷曲刀之间距离最窄的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宏高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海宁宏高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0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兔毛纺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