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护栏端头和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9055.5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0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周志伟;于海霞;王成虎;杨曼娟;张宏松;李萌;贾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14 | 分类号: | E01F15/14;E01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7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栏 端头 | ||
本发明涉及公路防撞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护栏端头和护栏,用以提高护栏的导向性、缓冲强度和防碰撞能量,提高车内人员的安全性。其中:护栏端头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道路旁的立柱,端部栏板,吸能防撞装置,与立柱一对一固定的托架,导向管;其中:端部栏板穿过吸能防撞装置与地基固定,导向管沿至少两个设置在道路旁的立柱的排列方向延伸,且导向管的两端均与地基固定,吸能防撞装置套装于导向管,每个托架上均设有朝向车辆驶入方向的开口槽,固定螺栓的一端穿过开口槽与对应的立柱螺孔连接以将端部栏板和吸能防撞装置与对应的立柱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防撞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护栏端头和护栏。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交通建设事业发展迅速,我国的道路里程及机动车量也随之快速增长,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目前国内常规的公路护栏端头多以波形梁护栏端部伸展锚入地面以下或是外展至土路肩为主。车辆碰撞护栏端头后,车辆易沿锚地护栏爬升或是撞断护栏端部驶出路外。由于护栏端部处理不当而导致碰撞后护栏板插入、穿透车体,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更是屡见不鲜。车辆碰撞护栏端头后,护栏端部结构设计不合理、端头变形、导向及吸能效果不足,是造成端头破坏后护栏板穿透车体的主要原因。
现行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中仅规定了护栏端头的设置原则,未给出具体的具备防撞能力的护栏端头结构,且现有技术中的护栏端头结构已经无法满足道路实际安全防护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护栏端头和护栏,用以提高护栏的导向性、缓冲强度和防碰撞能量,提高车内人员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护栏端头,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道路旁的立柱,端部栏板,吸能防撞装置,与立柱一对一固定的托架,导向管;其中:所述端部栏板穿过所述吸能防撞装置与地基固定,所述导向管沿所述至少两个设置在道路旁的立柱的排列方向延伸,且所述导向管的两端均与地基固定,所述吸能防撞装置套装于所述导向管,每个托架上均设有朝向车辆驶入方向的开口槽,固定螺栓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口槽与对应的立柱螺孔连接以将所述端部栏板和所述吸能防撞装置与对应的立柱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护栏端头,应用在高速公路中,将端部栏板穿过吸能防撞装置后与地基固定,导向管的两端也与地基固定,吸能防撞装置通过托架与车辆行驶方向上位于首位的立柱连接,并套装于导向管,当车辆从正面或侧面撞击到吸能防撞装置上时,吸能防撞装置会沿着导向管的方向发生位移,致使穿过吸能防撞装置的端部栏板发生变形,从而吸收车辆的碰撞能量,减缓车辆的行驶速度,另外由于托架上设有开口槽,故当车辆撞击吸能防撞装置时,会推动托架沿着端部栏板移动,与固定螺栓分离,进而与立柱分离,这样可以防止固定螺栓因车辆撞击而折断飞溅的现象的发生,防止飞溅物伤害车内的乘坐人员,另外由于立柱和端部栏板分离,故立柱不会由于端部栏板的牵引而对车辆产生绊阻,可以使得车辆进一步向前行驶时,撞击到立柱使其倒伏,立柱倒伏变形可以起到对车辆减速和缓冲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车内的乘坐人员的安全性,也可以减少车辆撞击后横转、掉头等现象的发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端部栏板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栏板和第二栏板,所述第一栏板包括:第一横梁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横梁部连接以将所述第一横梁部与所述地基固定连接的第一斜梁部;所述第二栏板包括:第二横梁部以及与所述第二横梁部连接以将所述第二横梁部与所述地基固定连接的第二斜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90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轻质智能动物粪便清理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马路雾霾净化隔离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