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板悬挂式逆向拆除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3653.1 | 申请日: | 201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8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卜昌富;尤雪春;宋在元;董鸽;沈立;丁月;盛治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8 | 分类号: | E04G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板 悬挂 逆向 拆除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拆除,具体涉及一种楼板悬挂式逆向拆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因使用功能改变或需要扩容等因素影响,旧建筑的改扩建工程也日益增多,其中不乏现有常规施工技术难以顺利完成的工程。
在传统的改扩建工程中,楼板的拆除通常采用风镐、盘锯等机械设备于板面进行拆除施工。然而当楼板上部的施工空间受到周边环境的制约,如加盖新结构楼板导致的上部操作空间受限,将难以采用传统的正向拆除方法,而在板底进行反向凿除楼板,不仅施工强度高,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既可以降低施工强度,又能提高施工效率的楼板悬挂式逆向拆除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楼板悬挂式逆向拆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沿待拆除楼板四边使用机械凿出一圈宽缝,并保留钢筋;
S2:在待拆除楼板上开设一个吊装孔;
S3:安装吊具及吊绳,所述吊具的一端固定于周边固定结构上,所述吊具的另一端通过吊绳固定于楼板的吊装孔处;
S4:张紧吊绳;
S5:割断三边钢筋,保留一边钢筋;
S6:慢慢放松吊绳,使待拆除楼板下放至自然垂体状态;
S7:拆除吊具,凿除楼板,割断保留的那一边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机械为手持风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吊装孔的直径大于吊绳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吊具及吊绳的承载力大于所述楼板的自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吊绳通过一固定装置固定于楼板的吊装孔处。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设置于吊装孔下方的横向挡板,所述吊绳穿过吊装孔与所述横向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挡板的大小大于所述吊装孔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保留远离吊装孔的那一边钢筋。
本发明提供的楼板悬挂式逆向拆除施工方法,将楼板凿透三边并吊放至垂直状态,利用单边悬挂后凿除的方法,不仅解决了上部空间受限无法施工的问题,而且降低了板底反向凿除的施工强度和安全风险。本发明将原本反向施工的拆除工作转化为侧向破碎,化繁为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楼板悬挂式逆向拆除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楼板悬挂式逆向拆除施工方法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楼板悬挂式逆向拆除施工方法的剖面示意图。
图2-3中所示:1、待拆除楼板;2、宽缝;3、吊绳;4、周边固定结构;5、吊装孔;6、梁;7、吊具;8、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楼板悬挂式逆向拆除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楼板悬挂式逆向拆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沿待拆除楼板1四边使用机械凿出一圈宽缝2,并保留四边钢筋;其中,所述机械为手持风镐;优选的,所述宽缝2宽度为200-500mm。
S2:在待拆除楼板1上开设一个吊装孔5。优选的,所述吊装孔5的直径大于吊绳3的直径,优选为200mm-300mm。
S3:安装吊具7及吊绳3,所述吊具7的一端固定于周边固定结构4上,所述吊具7的另一端通过吊绳3固定于楼板的吊装孔5处。优选的,所述吊具7及所述吊绳3承载力应大于楼板自重。所述吊绳3的直径由承载力计算确定。
S4:张紧吊绳3。吊绳3跨过梁6后固定于楼板吊装孔5。优选的,所述吊绳3通过一固定装置8固定于楼板的吊装孔5处。所述固定装置8包括一设置于吊装孔5下方的横向挡板,所述吊绳3穿过吊装孔5与所述横向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挡板的大小大于所述吊装孔5的大小。所述固定装置8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的固定装置8,只要能够使得吊绳3固定于楼板的吊装孔5处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36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