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酸结晶法处理二甲胺废水、废气的工艺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41925.4 | 申请日: | 201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3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魏星;方廷勇;韦钧;韦迪;魏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星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4;C02F9/1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 结晶 处理 二甲 废水 废气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甲胺废水、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酸结晶法处理二甲胺废水、废气的工艺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合成革企业规模的扩大与二甲胺(DMF)回收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节能降耗和提高企业竞争力,DMF回收技术已由原来的单效回收装置、双效回收装置发展到了现在以三效、四效节能回收技术为主流的DMF回收装置。但是随着精馏工艺流程越长,加热温度越高,DMF的分解量越多,由此产生的二甲胺废水、废气的排放量越来越大。由于二甲胺的沸点极低(常压下沸点为6.9℃),且恶臭难闻,直接散发到空气中对工厂周围环境造成非常大的环境污染。
在国内目前运行的绝大多数DMF回收装置中,为了降低设备造价和运行能耗,在当初的工艺流程设计中并未包括二甲胺废水、废气的处理设备。目前国内处理二甲胺方式为锅炉焚烧法。
锅炉焚烧法的缺点是:一、焚烧过程有大量的二甲胺气体又通过锅炉烟囱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较低浓度的二甲胺有烂鱼味的恶臭,而且由于二甲胺的密度较空气重,直接散发到空气中,在距回收装置100~300 米范围内的地表面或下风向处会有明显的恶臭,严重影响厂区周围环境和员工的身体健康。二、大量的二甲胺水溶液直接喷入炉膛会增加锅炉的煤耗,特别是大量水分与SO2、SO3等气体反应形成酸雾,会加剧对锅炉对流管束、烟气管道的腐蚀,存在锅炉安全隐患并严重缩短锅炉的使用寿命;三、增加了锅炉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需经过脱硝处理才能达标排放;四、此方法只局限于四湿三干以下生产线的小型企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脱除效率高、运行稳定、清洁环保的硫酸结晶法处理二甲胺废水、废气的工艺和方法。
一种硫酸结晶法处理二甲胺废水、废气的工艺和方法,包括吸收中和工艺和浓缩结晶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含有二甲胺的废气经风机加压输送至气液吸收罐底部曝气成小气泡,小气泡中二甲胺气体被气液吸收罐中硫酸吸收,脱除部分的二甲胺气体,经气液吸收罐吸收后的废气自吸收塔下部进入吸收塔。
步骤二:中酸吸收液自吸收罐中的中酸罐由中酸吸收泵一部分输送至酸中和罐,另一部分输送至吸收塔的中部均匀喷入吸收塔,喷入吸收塔的中酸吸收液吸收自吸收塔下部进入的废气中的二甲胺气体,吸收二甲胺气体后的中酸吸收液自吸收塔底部流入中酸罐。
步骤三:含有二甲胺的废水进入吸收罐中的高酸罐,废水中的二甲胺被高酸罐中浓硫酸吸收生成高酸吸收液,高酸吸收液经高酸吸收泵一部分输送至酸中和罐,另一部分输送至吸收塔的上部均匀喷入吸收塔,喷入吸收塔的高酸吸收液进一步吸收进入吸收塔的废气中的二甲胺气体,高酸吸收液经吸收塔中部的液槽流入高酸罐。
步骤四:清水经清水泵输送至吸收塔顶部均匀喷入吸收塔,经高酸吸收液吸收后的废气再经过喷入吸收塔的清水喷淋后对空排放。
步骤五:进入酸中和罐的吸收液经酸中和泵循环中和,当吸收液的PH值达到7时,将吸收液输送至蒸馏釜蒸馏成中和体,中和体经蒸发结晶后析出硫酸二甲胺结晶盐,吸收液蒸馏过程产生的蒸汽经冷凝器冷凝成液体后送入二甲胺回收系统中的脱胺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风机的进口与酸中和罐、吸收罐排气口相连接,用于将酸中和罐、吸收罐产生的二甲胺气体送入吸收塔处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和体经蒸发结晶过程产生的母液送入蒸馏釜重新蒸馏。
本发明的优点:
1、消除采用锅炉焚烧二甲胺废水、废气存在的安全隐患;
2、采用硫酸而不采用盐酸作为二甲胺的吸收液,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采用吸收中和和浓缩结晶相结合的工艺大大提高二甲胺废水、废气脱除效率;
4、在同一套系统中实现二甲胺废水、废气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一种硫酸结晶法处理二甲胺废水、废气的工艺和方法的工
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硫酸结晶法处理二甲胺废水、废气的工艺和方法,包括吸收中和工艺和浓缩结晶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含有二甲胺的废气经风机加压输送至气液吸收罐底部曝气成小气泡,小气泡中二甲胺气体被气液吸收罐中硫酸吸收,脱除部分的二甲胺气体,经气液吸收罐吸收后的废气自吸收塔下部进入吸收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星,未经魏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19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