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8779.X | 申请日: | 201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3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温殿权;张万村;朱玉德;张东波;陈武贵;杨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峪关索通炭材料有限公司;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6 | 分类号: | B01F15/06;F28D7/04;C25C3/12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5100 甘肃省嘉***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炭素 糊料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炭素糊料冷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糊料混捏是预焙阳极生产的关键工序之一,糊料混捏质量直接影响到预焙阳极的产品质量。目前,国内糊料混捏主要采用间断混捏生产工艺,以导热油作为混捏锅的供热源。首先将干料放在干混锅内将干料温度达到130℃左右,再将干料放到湿混锅,后加入液体沥青,经过半小时左右的湿混,把糊料温度逐步升高到165℃左右出锅。在糊料湿混时,为确保糊料混捏温度控制在165℃左右,湿混锅有时只是保温,有时甚至将导热油阀门全部关闭,或通过降低导热油温度来保障糊料温度达标,当前降低导热油温度的方式多为高温油与低温油回油掺配来降低导热油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降低导热油温度从而达到给糊料降温目的的炭素糊料冷却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填充有冷却水的冷却罐体及填充有导热油的导热油盘管;所述冷却罐体的一侧下部设有进水阀门,其另一侧上部设有出水阀门;所述导热油盘管穿过所述冷却罐体,且其一端设有出油阀门,另一端设有进油阀门;所述进油阀门处的所述导热油盘管上设有导热油流量调控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导热油盘管同冷却水发生热交换,达到快速降低导热油温度从而达到给糊料降温的目的,使进入下层锅的导热油降温到160℃以下,确保出锅的糊料在160℃左右。
2、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却罐体,2—进水阀门,3—出水阀门,4—出油阀门,5—进油阀门,6—导热油盘管,7—冷却水,8—导热油,9—导热油流量调控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炭素糊料冷却装置,该装置包括填充有冷却水7的冷却罐体1及填充有导热油8的导热油盘管6。冷却罐体1的一侧下部设有进水阀门2,其另一侧上部设有出水阀门3;导热油盘管6穿过冷却罐体1,且其一端设有出油阀门4,另一端设有进油阀门5;进油阀门5处的导热油盘管6上设有导热油流量调控阀9。
工作时,冷却水7通过进水阀门2注入冷却罐体1内,经过导热油盘管6进行热交换,交换过的水通过出水阀门3排出。导热油8通过进油阀门5进入导热油盘管6同冷却水7发生热交换降低导热油8的温度,进而降低炭素糊料的混捏温度,降温后的导热油8通过出油阀门4供生产所用。通过导热油流量调控阀9开关大小调节导热油8的流量达到控制调节导热油8温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峪关索通炭材料有限公司;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峪关索通炭材料有限公司;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87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混合器
- 下一篇:一种篮网式造粒机物料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