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污水养殖微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8104.5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4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蔡忠贞;程小雪;耿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02F3/32;C12R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养殖 方法 | ||
1.一种用污水养殖微藻的方法,所述污水中含有固形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第一藻种与所述污水混合,对所述污水中的固形物进行吸附处理以获得净化处理后的污水,其中,所述第一藻种为丝状藻;
步骤2)用所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对第二藻种进行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藻种的长度大于等于5mm,所述第一藻种在所述污水中的浓度为0.2-3g/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的吸附处理是在搅拌下进行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为通气搅拌,所述通气搅拌的通气量为0.1-1vv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搅拌所采用的气体为空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所述污水的光照强度小于等于100μmol/m2·s。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所述污水的温度为15-3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还包括:取样检测去除所述第一藻种后的液体在750nm的吸光度,若所述去除所述第一藻种后的液体的吸光度大于0.05,则采收所述污水中的团状藻体,并继续进行吸附处理;若所述去除所述第一藻种后的液体的吸光度小于等于0.05,则采收所有第一藻种获得净化后的污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还包括:取样检测所述污水中团状藻体与所述第一藻种总量的浓度比,若浓度比大于80%,则采收所述污水中的团状藻体,并继续进行吸附处理;对比前后两次取样检测结果,若所述浓度比不变,则采收所有第一藻种获得净化后的污水。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采收所述污水中的团状藻体之后还包括:补加长度大于等于5mm的第一藻种,使得所述第一藻种在所述污水中的浓度保持在0.2-3g/L。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补加长度大于等于5mm的第一藻种之前还包括:去除所述污水中长度小于5mm的第一藻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污水的固形物浓度进行检测;若所述污水的固形物浓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值,则对所述污水进行稀释,使得所述污水的固形物浓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或/和,对所述污水中的重金属和色素的浓度进行检测,若所述污水中重金属和色素的浓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藻种的最高耐受浓度,则对所述污水进行稀释,使得所述污水中重金属和色素的浓度小于所述第一藻种的最高耐受浓度;
或/和,对所述污水进行粗滤,使得所述污水的固形物的粒径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
或/和,对所述污水的pH值进行检测,若所述污水的pH值在第一预设范围外,则调节所述污水的pH值,使得所述污水的pH值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一预设范围是指理论上适合所述第一藻种生长的pH值范围;
或/和,对所述污水的温度进行检测,若所述污水的温度在第二预设范围外,则调节所述污水的温度,使得所述污水的温度在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是指理论上适合所述第一藻种生长的温度范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的pH值进行检测,若所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的pH值在第三预设范围外,则调节所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的pH值,使得所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的pH值保持在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三预设范围是指理论上适合所述第二藻种生长的pH值范围;
或/和,对所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的温度进行检测,若所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的温度在第四预设范围外,则调节所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的温度,使得所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的温度在所述第四预设范围内,所述第四预设范围是指理论上适合所述第二藻种生长的温度范围;
或/和,对所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中的营养元素的浓度进行检测,若所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中营养元素的浓度在第五预设范围外,则对所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中营养元素的浓度进行调节,使得所述净化处理后的污水的营养元素的浓度保持在第五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五预设范围是指理论上适合所述第二藻种生长的营养元素的浓度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81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