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痰湿阻滞型痛风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7708.8 | 申请日: | 2016-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3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魏国强;毕恩旭;王爱华;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国强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8;A61P19/06;A61K35/32;A61K35/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阻滞 痛风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痰湿阻滞型痛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 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 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 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 心血管病等表现。
痛风依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 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继发性痛风指继发于肾脏疾病或某 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肿瘤化疗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
传统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外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以致关节、肌肉疼痛、 麻木、重着、屈伸不利而形成痹证,由于感受外邪的性质不同,或有偏胜,临床表现亦不同, 风邪偏胜者为行痹,风邪善行而数变,故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寒邪偏胜者为痛痹,寒主收引, 其性凝滞,故关节疼痛有定位;湿邪偏胜者为着痹,湿性重着粘腻,故关节肌肉麻木重着肿 胀;热偏胜者为热痹,经络蓄热,故见关节红肿灼热,痛不可近。痹证初起属实证,久则正 虚邪实,虚实挟杂。痹证容易出现下述三种病理变化。一是痹证日久不愈,气血津液运行不 畅,血脉瘀阻,津液凝聚,以致瘀血痰浊痹阻经络,出现关节肿大,关节周围瘀斑、结节, 屈伸不利等证。二是病久气血耗伤,呈现气血双亏或肝肾亏损的证候。三是痹证不愈,由经 络及脏腑,出现脏腑痹。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痰湿阻滞型痛风的中药制剂,其疗效显 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痰湿阻滞型痛风症状为关节肿胀,甚则关节周围漫肿,局部酸麻疼痛,或见″块瘰″硬结 不红,伴有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闷,舌胖质黯,苔白腻,脉缓或弦滑。针对痰湿阻滞型 痛风的治疗,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以化痰除湿、舒筋通络为治疗手段,但是该治疗手段只从痛 风病症的外因入手,忽视了痛风内因的作用。痛风的内因是由于正气不足或劳倦过度,其中, 劳逸不当是指劳倦过度,耗伤正气,或汗出当风,外邪乘虚而入,以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 不畅而成痹怔。正气不足是指素体虚弱,或病后等气血不足,腠理空虚,卫气不固外邪乘虚 而入,痹证日久不愈,血脉瘀阻,津聚痰凝,由经络及脏腑,导致脏腑痹。因此,治疗中忽 视对痛风内因的治疗,导致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容易反复,无法彻底治愈。因此,申请人在大 量临床中总结提出以下治疗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痰湿阻滞型痛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 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半夏15~20份、厚朴15~20份、天南星10~15份、陈皮10~15份、灯 台莲10~15份、念珠藤15~20份、薜荔根10~15份、海桐皮10~15份、鹿茸5~10份、女贞 子20~30份、蕨麻10~15份、小罗伞10~15份、车前子5~10份、地龙5~10份。
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可以是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半夏15份、厚朴15份、天南星10 份、陈皮10份、灯台莲10份、念珠藤15份、薜荔根10份、海桐皮10份、鹿茸5份、女贞 子20份、蕨麻10份、小罗伞10份、车前子5份、地龙5份。
也可以是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半夏20份、厚朴20份、天南星 15份、陈皮15份、灯台莲15份、念珠藤20份、薜荔根15份、海桐皮15份、鹿茸10份、 女贞子30份、蕨麻15份、小罗伞15份、车前子10份、地龙10份。
也可以是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半夏18份、厚朴18份、天南星 12份、陈皮12份、灯台莲12份、念珠藤18份、薜荔根12份、海桐皮12份、鹿茸8份、 女贞子25份、蕨麻12份、小罗伞12份、车前子8份、地龙8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痰湿阻滞型痛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按 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10~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3~5 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 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国强,未经魏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77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肾虚型子宫脱垂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鸡痘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