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5946.5 | 申请日: | 2016-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2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W28/04;H04L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 代理人: | 解婷婷,龙洪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4G(the fourth Generation)通信网络日趋广泛部署的今天,5G(the fifth Generation)通信网络技术也已提上日程。5G网络力求比4G网络在数据容量、传输速度等各个方面都达到数量级级别的增长,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适用于各种场景、支持各种架构、并兼容各种终端。而另一方面,优越的性能也意味着5G网络的部署情况会愈加复杂。
展望未来的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在业已广泛部署的、与核心网(Core Network,CN)建有S1接口的宏基站(Macro eNB,MeNB)的覆盖范围内,根据需求有选择性、针对性的部署低功率的小站节点(Small eNB,SeNB)是通信运营商普遍会采用的一种实施策略。在5G网络中,SeNB可能能够支持多个频点的无线载波(Carrier)和/或多种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或者,在支持不同的Carrier或RAT的SeNB之间建有高性能的接口(比如理想接口(ideal backhaul))。
在源SeNB的服务链路信号质量下降时、或源SeNB的服务链路资源负荷过重时,需要更换源SeNB的服务链路或更换SeNB。为了能够达到为UE提供优质服务的性能需求,5G网络希望在服务链路更换的过程中,能够使得用户的体验尽量达到无感知,也就是说,数据吞吐量不会大幅下降。因此,如何在服务链路更换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底层数据包的丢失并实现数据包的快速重传,是一个丞待解决的问题。
因为发射功率较低,所以小站节点的无线信号覆盖范围会比宏基站小很多。另外,因为通信网络的部署环境愈加复杂,比如通信路径上存在各种遮 挡物、用户设备的快速移动等,都会造成服务基站与用户设备间无线接口的信号质量经常性的波动、从而导致更为频繁的传输链路变更和/或服务节点切换。
在现有技术中,对无线接口的信号质量测量、相应的资源分配和移动性决定,对应在无线协议栈上基本是有两个层次的:
一个是底层(主要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但会影响到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实体中的数据传输部分,比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实体)传输链路相关的测量,这种测量需要的执行时间极短,从而对传输链路的信号质量反应非常灵敏。在现有技术中,这种相对比较瞬时的信号质量波动对上层协议实体(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实体)基本无显式的影响。
另一个是高层(主要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实体)通过测量配置与上报的控制面信令交互而获取的无线接口信号质量,这种测量需要的执行时间较长,反映的是一段时间内无线接口的平均信号质量。根据这一测量结果,配置有RRC实体的接入网节点可以做出移动性的切换判决(如变更UE的至少一个服务基站),而在切换程序执行的过程中,RLC实体及以下各子层的上下文和数据包都是会被清空的,也就是说,UE在接入新的服务基站(目标基站)后,切换影响到的承载数据包至多在数据包收敛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子层进行重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59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