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噪雾化射雾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5475.8 | 申请日: | 201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5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冠甫;刘轩甫;刘咏鑫;刘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奥图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4 | 分类号: | B05B1/34;B05B1/26;B05B7/12;F04D25/08;F04D29/66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叶健 |
地址: | 650041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 射雾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噪雾化射雾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射雾降尘设备很多,但功能单一,只能喷射普通的清水,并且 所喷射出的雾粒直径一般为几百微米,颗粒度大,雾粒在空中停留时间短,对 尘埃的吸附力不强,特别是对于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 吸附力很弱,使除尘净化空气效果大打折扣。PM2.5虽然只是大气成分中很小 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很大影响,与较粗大的大气颗粒物相比, PM2.5直径小,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碳 (OC)、元素碳(EC)、硝酸盐、硫酸盐、铵盐、钠盐(Na+)等),在大气中停 留时间长,飘浮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质量影响更大,所以一台射雾降尘 设备的好坏,能否去除PM2.5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中国专利CN204494612U公开了一种可消除PM2.5污染的双流体射雾降尘空 气净化设备,其去除PM2.5的效果明显。雾化射雾器的性能决定了射雾降尘设 备的射程,雾化射雾器也是射雾降尘设备的最大噪音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雾化射雾器噪声大,且性能难以满足远程射雾降尘设备要求的缺 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性能好且噪音小的雾化射雾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噪雾化射雾器,包括雾化装置和 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集流器、叶轮及风筒,所述风筒内设有第一导叶、 第二导叶、叶轮筒和导锥,所述叶轮筒通过第一导叶与所述风筒固定连接,所 述导锥通过第二导叶与所述风筒固定连接,所述叶轮与所述叶轮筒转动连接, 所述叶轮筒内设有电机,所述叶轮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集流器与所述风筒的 一端相接,所述风筒内壁设有吸音层;所述雾化装置包括供水管和雾化环,所 述供水管上设有进水接头、过滤器、浮球阀、第一电磁阀和水泵,所述雾化环 通过软管与所述供水管连通,所述雾化环设于所述送风装置的出风口。
吸音层的设置极大地降低了雾化射雾器的噪音;进水接头快速接通水源, 过滤器拦截杂质,浮球阀监控是否缺水,第一电磁阀控制供水,水泵对供水增 压,雾化环将液态水雾化并喷出。
较优地,所述风筒由圆筒段和锥筒段组成,所述锥筒段的锥度为1:3.3~ 3.8,所述导锥的锥度为1:1.7~2.2。以达到风阻小、风压大、风速快的效果。
较优地,所述风筒与所述导锥相距15~30mm,这样的结构可产生一定的空 气回流,对叶轮筒内的电机进行散热。
较优地,所述雾化环包括圆环管,所述圆环管上均布设置数个雾化喷头, 所述雾化喷头的轴线与所述圆环管环面的夹角为55~65度,所述雾化喷头两两 间的距离为50~65mm。
较优地,所述雾化喷头包括喷头本体,所述喷头本体设有进液直通道、颈 缩通道及增压腔,所述增压腔的内径大于颈缩通道的内径,所述增压腔内设有 涡流腔,所述涡流腔通过涡流腔进孔与所述增压腔连通,所述涡流腔进口的数 量为四个,且环向均布,所述涡流腔设有喷孔,所述涡流腔进孔设于靠近所述 涡流腔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喷孔由喷孔第一段和喷孔第二段组成,所述喷孔第一段的 直径小于所述喷孔第二段的直径,可增强雾化效果。
较优地,所述喷孔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所述喷孔第一段的直径为1~1.5mm, 所述喷孔第二段的直径为2~3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供水管末端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 阀。以在不使用时排干供水装置中的水,有利于保护设备。
较优地,为满足吸音效果好及阻燃的要求,所述吸音层的材质为一种特制 的聚氨酯吸音棉,所述聚氨酯吸音棉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醚多元醇40~ 50份,聚丙烯40~50份,醋酸乙烯酯3~5份,石墨烯1~2份,异氰酸酯1~ 2份,二氧化硅2~4份,交联剂1~2份,扩链剂2~3份。
本发明极大降低了工作噪音,雾化喷头喷出的雾粒度最小为几个微米至几 十个微米,再经射雾装置吹出的高风压、高风量、高流速的气流吹送,雾粒进 一步细化,最小能达到几十至几百纳米,有效提高了射程及覆盖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雾化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右视图示意图;
图4为雾化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奥图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奥图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54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