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整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3133.2 | 申请日: | 201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1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P.A.韩;N.B.贾科布森;A.H.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赫多特普索化工设备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06 | 分类号: | B01J8/06;B01J12/00;C01B3/3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杨思捷 |
地址: | 丹麦灵比尼***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整 方法 | ||
本申请是专利申请号为201180014810.7、国际申请日为2011年1月18日(国际申请 号为PCT/EP2011/000178)、发明名称为“重整烃的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富氢气体(尤其用于生产氨、甲醇、二甲醚(DME)、氢气和通过费- 托合成(Fischer-Tropschsynthesis)来生产烃的合成气)的方法。更尤其,本发明涉及通 过串联布置的辐射炉重整阶段、热交换重整阶段和自热重整阶段来生产合成气,其中热交 换重整阶段中的反应所需要的热通过来自自热重整阶段的热流出合成气来提供,并且将冷 却介质加入到热交换重整阶段中。
背景技术
重整气体的产物流作为热交换重整中的热源的用途是本领域中已知的。因此,EP-A- 0033128和EP-A-0334540研究了并联布置,其中将烃进料平行引入辐射炉和热交换重整器 中。然后将来自辐射炉的部分重整的气体用作用于热交换重整器中的重整反应的热源。
其它并联布置将热交换重整与自热重整组合。EP-A-0983963、EP-A-1106570和EP- A-0504471研究了其中将烃进料平行引入热交换重整器和自热重整器中的方法。将来自自 热重整器的热产物合成气用作用于热交换重整器中发生的重整反应的热交换介质。
在许多情况下,有必要通过方法中的辐射炉来整合蒸汽甲烷重整阶段。因此,用于 生产合成气的其它方法将热交换重整、辐射炉和自热重整组合。美国专利No.4,079,017公 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将烃进料平行引入辐射炉和热交换重整器中。将来自两种重整器的产 物流合并并引入自热重整器中,并将来自自热重整器的产物气体用作热交换重整器中的热 源。
在EP-A-0440258中,我们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首先使烃进料通过第一热交换重 整器,以提供部分重整的物流(stream)。然后将该部分重整的物流平行引入辐射炉和第二 热交换重整器中。将来自两种重整器的产物流合并并引入自热重整器中。将来自自热重整 器的产物气体用作第二热交换重整器中的热源,同时将来自所述第二热交换重整器的产物 气体用作第一热交换重整器中的热源。
串联布置也是本领域中已知的。我们的专利DK148882公开了生产合成气的方法, 其中使烃进料通过热交换重整器和自热重整器,并且其中将来自后者的产物气体用作热交 换重整器中的热源。美国专利No.4,824,658和美国专利No.6,296,679(两篇参考文献中的 图2)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将全部烃进料首先引入热交换重整器中,然后传送至辐射炉中 并最终传送至自热重整器中。将来自自热重整器的产物气体用作热交换重整器中的热源。
和我们的US2009/0184293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首先使烃进料通过辐射炉(管式 重整器);然后使部分重整的气体经受热交换重整并最终经受自热重整。将来自后者的产物 气体用作热交换重整中的热源。在我们的US2009/0184293中,我们特别发现,通过提供其 中使全部烃进料通过串联布置的辐射炉、热交换重整器和自热重整器的方法,显著降低了 金属尘化(metaldusting)的风险。在诸如热交换重整器与辐射炉或自热重整器并联或串 联之类的其它常规方法中,当来自自热重整器的流出物气体在其通过热交换重整器期间冷 却时,热交换重整器的金属部件经历低温。因此,热交换重整器的金属部件落在金属尘化温 度的限制范围内。
公开了一种装置,其除了主体外壳中的重整部件之外还具有用于CO的转移反应部 件,所述装置能够在紧凑型装置中从烃产生氢气。重整反应接收来自燃烧催化剂床的热量。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赫多特普索化工设备公司,未经赫多特普索化工设备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3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能性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耐腐蚀耐高温沥青反应釜进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