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1721.2 | 申请日: | 2016-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8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金柯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柯楠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6;B01D53/82;B01D50/00;B01D5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净化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很多的工厂里,一 般都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这些废气不经任何处理就排放到废气内,从而导致废气中的污 染物在大量增加。
在现有技术中,废气的净化一般采用喷淋法,即用净化液来对废气中的灰尘以及杂质 进行吸附,但是废气与净化液的接触非常不均匀,造成较多的废气仍然得不到处理,净化 后的废气仍然不达标,浪费了更多资源;此外,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去除也较为困难,经常 会存在残留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底部设有横置的水雾壳体,所述水 雾壳体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右端与位于壳体外侧的电机相连接,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 干搅拌叶片,所述水雾壳体内设有水,水雾壳体左端的上侧设有进气管,水雾壳体右端的 上侧设有第一出气孔,第一出气孔上方设有阻拦板,所述阻拦板呈倒置的L型,阻拦板的 侧壁上设有第二出气孔,所述阻拦板的上方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与位于壳体外侧的储 液箱相连接,喷淋管上设有若干喷咀;所述喷淋管的上方设有活性炭过滤层,活性炭过滤 层上方设有颗粒氢氧化钙层,颗粒氢氧化钙层上方设有干燥层,所述干燥层的上方设有无 极灯,所述无极灯的灯管外围涂覆有光触媒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淋管上设有高压泵。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有引风机。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触媒层为纳米级二氧化钛活性材料涂布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搅拌叶片形成水雾对废气进行喷淋处理,有效吸附废气中的 大颗粒杂质,设置的喷淋管进一步对废气进行吸附处理,本装置对废气的处理效果好,且 结构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搅拌轴、3-水雾壳体、4-搅拌叶片、5-第一出气孔、6-电机、7- 阻拦板、8-第二出气孔、9-储液箱、10-高压泵、11-喷淋管、12-喷咀、13-活性炭过滤层、 14-颗粒氢氧化钙层、15-干燥层、16-光触媒层、17-无极灯、18-壳体、19-出气管、20- 引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 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 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8,所述壳体18 的内底部设有横置的水雾壳体3,所述水雾壳体3内设有搅拌轴2,搅拌轴2的右端与位 于壳体18外侧的电机6相连接,所述搅拌轴2上设有若干搅拌叶片4,所述水雾壳体3内 设有水,水雾壳体3左端的上侧设有进气管1,将废气从进气管1处通入到水雾壳体3内, 启动电机6,电机6带动搅拌轴2转动,搅拌轴2上的搅拌叶片4搅动水,形成水雾,对 废气进行喷淋处理,有效吸附废气中的大颗粒杂质;
水雾壳体3右端的上侧设有第一出气孔5,第一出气孔5上方设有阻拦板7,所述阻 拦板7呈倒置的L型,阻拦板7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出气孔8,所述阻拦板7的上方设有喷 淋管11,所述喷淋管11上设有高压泵10,所述喷淋管11与位于壳体18外侧的储液箱9 相连接,喷淋管11上设有若干喷咀12,然后废气穿过第一出气孔5和第二出气孔8,启 动高压泵10,对废气进行二次喷淋处理,进一步吸附废气中的颗粒杂质,阻拦板7的作用 在于阻挡二次喷淋液进入到水雾壳体3内部;
所述喷淋管11的上方设有活性炭过滤层13,活性炭过滤层13上方设有颗粒氢氧化钙 层14,颗粒氢氧化钙层14上方设有干燥层15,活性炭过滤层13用于过滤废气中的微小 杂质,颗粒氢氧化钙层14吸附废气中的酸性气体,干燥层15用于对废气进行干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柯楠,未经金柯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17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