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躁狂症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1582.3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7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键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48;A61P25/18;A61K35/618;A61K35/5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99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躁狂症 药物制剂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躁狂症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现今精神疾病在我国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约有10%,常见的精神病有多种类型,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而躁狂症是其中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疾病。
躁狂症(Mania)是指在一段明确的时间内有异常而持续的心境高涨、夸大或易激惹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典型躁狂患者通常会伴有言语增多、思维奔逸、随境转移、睡眠需要减少、有目的的活动增加或精神运动性激越以及冒险轻率行为等症状。中医癫狂病中的痰火上扰型狂症发作类型,其表现形式主要为:狂态发病急骤,面红目赤,两目怒视,打人毁物,不避亲疏,气力逾常,不食或少食,不眠或少眠,妄见妄言,腹满不得卧,不避水火,时哭时笑,极度躁动不宁,喧嚣怒骂等。病程中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或混合发作,具有高患病率(0.5%-15%),高复发率(90%),高致残率(WHO列为十大致残疾病),高死亡率(25%-50%自杀未遂,11%-19%自杀身亡)的特点。因此,一旦确诊为躁狂症应积极治疗,以免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躁狂症属于祖国医学癫狂之狂病的范畴,为临床常见的精神失常疾病。临床以精神充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谩骂毁物,动而多怒为特征。癫狂病名出自《内经》,并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均有较系统的描述。在病因病机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脉解》又说: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癲疾也。”,指出了火邪扰心和阴阳失调可致发病。《灵枢癫狂》又有“得之忧饥”、“大怒”、“有所大喜”等记载,明确指出多为情志因素致病。在症状描述方面,《灵枢癫狂》说:“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素问脉要精微论》又说:“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在治疗方面,《素问病能论》云:“……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己……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难经二十难》提出了“重阴者癫”,“重阳者狂”。金元时期《河间六书狂越》认为:“心火旺,肾阳衰,乃失志而狂越”。《丹溪心法癫狂》篇说:“癲属阴,狂属阳……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提出了狂与“痰”的密切关系,为后世用吐法治疗本病建立了理论基础。明代王肯堂提出癫与狂之不同。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癫狂梦醒汤》指出“癫狂……乃气血凝滞脑气”,从而开创癖血学说之先河。
目前治疗躁狂症的主要药物还是西药,但其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损害,均会对其使用造成限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发明人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创造性的劳动,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躁狂症的中药制剂处方。
根据中医药理论,经过发明人的不断探索,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对所属领域的中药进行精心筛选,得到了一种治疗躁狂症的中药配方,配方为:焦山楂、葛根、蛤蚧、黑豆、徐长卿、胆南星、甘草、香附、莪术、何首乌、珍珠粉、酸枣仁、连翘、香橼、女贞子、红门兰。
制备本发明中药制剂由下述原料药制成,以重量比计算:焦山楂15-25份、葛根10-20份、蛤蚧5-10份、黑豆6-11份、徐长卿3-11份、胆南星2-6份、甘草6-14份、香附8-17份、莪术8-16份、何首乌10-25份、珍珠粉5-13份、酸枣仁8-15份、连翘5-10份、香橼6-10份、女贞子4-9份、红门兰3-11份。
对上述的中药制剂进行优选,优选的重量份为:焦山楂20份、葛根15份、蛤蚧7份、黑豆9份、徐长卿7份、胆南星4份、甘草10份、香附13份、莪术12份、何首乌16份、珍珠粉9份、酸枣仁12.5份、连翘7.5份、香橼8份、女贞子6.5份、红门兰7份。
或者:
焦山楂19份、葛根14份、蛤蚧6份、黑豆8份、徐长卿8份、胆南星4.5份、甘草11份、香附13份、莪术12份、何首乌16份、珍珠粉9份、酸枣仁11.5份、连翘8份、香橼9份、女贞子7.5份、红门兰8份。
根据中医药理论,本发明中药制剂处方中使用的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葛根:味甘,性凉。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透疹,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
焦山楂:味酸,性温。
归经:归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键,未经王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15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动送料机的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颗粒中成药计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