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通道换热器及热泵热水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30195.8 | 申请日: | 2016-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9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宋江涛;寇颖举;赖瑜;景仁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刘志强 |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换热器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热泵热水器的换热效率,目前热泵热水器中更倾向于安装微通道换热器。
微通道换热器与常规换热器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微通道换热器中通道孔的横截面积较小,故微型通道的传热、传质和流动有其特殊的“尺寸效应”,主要表现在:1、热惯性随尺寸减小而减小,热惯性的减小使得在常规尺寸下较难实现的过程(例如:相变过程),可以在微小尺度下短时间内实现。2、热流密度较大,研究表明当流动尺寸小到0.5~1mm时,对流换热系数可增大50-100%。因而采用微通道换热器,能有效提高换热效率,同时减少系统冷媒的充注量及减轻水箱整体重量。
现有技术中的微通道换热器通常采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扁管3a和两个集流管2a,每个扁管3a内并排设置多个微通道管,两个集流管2a分别设在多个扁管3a的两端,且两个集流管2a上分别设有冷媒入口1a和冷媒出口5a,每个集流管2a内均设有隔热板4a,用于延长冷媒的流动路径。
此种微通道换热器在工作时,冷媒从冷媒入口1a进入集流管2a后分配流入到多个微通道管中,到达对侧的集流管2a后,由隔热板4a进行换向,由此在迂回流通的过程中实现换热,最后冷媒从冷媒出口5a流出实现状态的改变。
然而,对于此种微通道换热器,冷媒在沿着集流管2a流动的过 程中,随着流动路径的增加,冷媒流量逐渐减少,因而还存在各微通道内冷媒流量分布不均的现象,各微通道内流量分布不均直接造成其换热截面温度场、速度场的分布不均,从而导致水箱内水温上下分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热泵热水器,能够使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更加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增压部、多组微通道管和两个集流管,多组所述微通道管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所述集流管,至少一个所述集流管设有所述增压部,用于增加冷媒在所述集流管内的流动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部至少位于所述集流管沿冷媒流动方向的中下游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部由所述集流管形成,所述增压部沿着所述集流管的长度方向朝向冷媒的流动方向渐缩。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部由所述集流管的一段长度或整个长度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部沿着所述集流管的长度方向为锥筒形。
进一步地,所述微通道管设在所述增压部之外的区域。
进一步地,还包括消音结构,所述消音结构设在所述增压部中。
进一步地,所述消音结构为设在所述增压部内壁上的凸出部。
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包括设在所述增压部内壁上的至少两个离散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离散凸起呈三角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部内壁上设有多排离散凸起,相邻的两排所述离散凸起交错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包括设在所述增压部内壁上的连续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连续凸起呈螺纹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泵热水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微通道换热器,通过在至少一个集流管中设置增压部,当冷媒沿着集流管长度方向流经增压部时,流动压力就能在增压部的作用下增加,可以补偿冷媒沿集流管长度方向流动时的压力损失,从而增大各微通道管中冷媒的流速,使各微通道管中的流速和流量分布更加均匀,进而使微通道换热器的温度场更加均匀,以改善微通道换热器整体的换热状态,并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微通道换热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微通道换热器中消音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微通道换热器中消音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a-冷媒入口;2a-集流管;3a-扁管;4a-隔热板;5a-冷媒出口;
1-第一冷媒流通口;2-集流管;3-扁管;4-隔热板;5-第二冷媒流通口;6-增压部;7-消音结构;71-离散凸起;72-连续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01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机多联机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空调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清洁式蒸发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