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复合肥高塔造粒的粉尘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0060.1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8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献;李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献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2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复合 肥高塔造粒 粉尘 回收 装置 | ||
1.一种用于复合肥高塔造粒的粉尘回收装置,包括壳体(1)和收集槽(7),所述壳体(1) 上端设置有出气口(2),在所述的出气口(2)中设置有排风机(21),所述壳体(1)下端设置有 进气口(3),所述壳体(1)内从下至上依次间隔地设置有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第三 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端的进气口(3)处设置有能对粉尘进行过滤的第一 填料层(15),在位于第一喷淋装置与第二喷淋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填料层(16),在位于第 二喷淋装置与第三喷淋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三填料层(17),在位于第三喷淋装置与壳体(1) 内腔顶面之间设置有第四喷淋装置,所述收集槽(7)位于进气口(3)的正下方,所述收集槽 (7)通过管道与循环槽(8)相联通,所述循环槽(8)通过循环液管(81)分别与第一喷淋装置 中的第一水管(41)及第二喷淋装置中的第二水管(51)的进口相连接,第三喷淋装置中的第 三水管(61)与第四喷淋装置中的第四水管(71)的进口分别与冷凝水管(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第三喷淋装置和第四 喷淋装置之间设置有能将上升气流中的水分进行吸收及对粉尘进行过滤的收水器(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包括有第一水 管(41)和第一喷淋头(42),所述第一喷淋头(42)分布于第一水管(4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淋装置包括有第二水 管(51)和第二喷淋头(52),所述第二喷淋头(52)分布于第二水管(5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喷淋装置包括有第三水 管(61)和第三喷淋头(62),所述第三喷淋头(62)分布于第三水管(6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喷淋装置包括有第四水 管(71)和第四喷淋头(72),所述第四喷淋头(72)分布于第四水管(7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7)位于壳 体(1)下方的造粒间顶部上,所述壳体(1)在第一喷淋装置与第二喷淋装置之间的侧壁上设 置有通风窗(13),在所述壳体(1)顶部设置有用于防止外界杂物进入所述粉尘回收装置的 防护罩(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槽(8)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循 环液温度的调温加热器(8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造粒间(84)的上方设置有七台 所述粉尘回收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15) 与第一喷淋装置之间的垂直距离(H)为1.5m,所述第二填料层(16)与第二喷淋装置之间的 垂直长度(S)为1.2m,所述第三填料层(17)与第三喷淋装置之间的垂直差距(L)为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献,未经王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00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水泥外墙板水泥混合液的搅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纤维取向排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