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式机翼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28024.1 | 申请日: | 201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4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及兰平;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及兰平;王旭 |
主分类号: | B64C3/56 | 分类号: | B64C3/56;B64C3/54;B64C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机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折叠式机翼”,主要由:机翼支撑骨架、滑轨、蒙皮支撑肋、蒙皮、机翼动作装置等部分构成,用于以较低速度飞行的飞行器,属于航空领域。
背景技术:
机翼是航空飞行器的重要部件,机翼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升力,以支持飞行器在空中飞行,现在的机翼主要由机翼内支撑骨架和表面蒙皮共同组成,内支撑骨架由纵向和横向梁组成形状固定的桁架,用以维持机翼剖面形状、支撑表面蒙皮、承受蒙皮传来的气动荷载;表面蒙皮用以维持机翼外形,将机翼气动力传动给机翼支撑骨架。
现有固定翼飞行器机翼面积基本是不变的,机翼形状一经确定也是不能改变的,因此使得固定翼飞行器在地面停放时占用较大的空间,为了减少占用空间,有些飞行器的机翼可以部分折叠,如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有些小型飞行器为了减小储存时占用的空间,采用机翼旋转和机身重叠的方式,飞行时再旋转展开,如一些小型无人机;但这些方法都不能改变机翼面积,也受到许多条件限制,无法广泛使用。采用现有技术,无法使固定翼飞行器:既可以在停放、储存时将机翼收拢折叠减少占用空间,又可以在飞行状态下展开机翼,扩大面积,使机翼能够产生足够的升力,以支持飞行器在空中飞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实施一种机翼支撑骨架和机翼蒙皮能够折叠的机翼,实现飞行器停放储存时机翼收拢折叠,占用较小空间,飞行器升空后机翼展开,机翼面积随之扩大,形成可产生升力、承担荷载的机翼,以支持飞行器在空中飞行。
本发明主要由:可以收拢折叠的机翼支撑骨架、滑轨、蒙皮支撑肋,蒙皮,机翼动作装置等部分构成,
进一步地,机翼支撑骨架是三角形的桁架,由若干根长度不同、高度不同的纵向梁和横向梁,以及一条滑轨,通过相互铰接和滑动连接方式构成,该桁架用以维持机翼平面和剖面形状、支撑蒙皮支撑肋和表面蒙皮、承受蒙皮传来的气动荷载;其中最长的一根纵向梁是机翼前缘梁,最长的一根横向梁是机翼后缘梁,滑轨是机翼的翼根梁,滑轨连接在飞行器上。
进一步地,滑轨是机翼的翼根梁,连接飞行器本体和机翼三角形桁架,滑块是可沿滑轨槽滑动的部件,机翼前缘梁的翼根端铰接连接在滑轨前端的固定件上,能够绕铰接点转动,不能沿滑轨滑动。三角形桁架翼根端其它各节点铰接连接到滑轨相应各滑块上,滑块受机翼动作装置作用力后能够沿滑轨滑动,从而改变了三角形桁架翼根边的长度,带动三角形桁架变形,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面积,实现机翼折叠、展开的目的。
进一步地,为使机翼支撑骨架折叠后能够和机身平行,进一步地缩小占用空间,固定件和各滑块向外伸展出按比例确定长度的固定短臂,与机翼前缘梁铰接的固定短臂长度最长,与机翼后缘梁铰接的固定短臂长度最短,三角形桁架翼根端各节点,铰接连接到相应滑块的固定短臂上。
进一步地,机翼前缘梁利用机翼前缘厚度和宽度,制作成符合气动力的形状,既能够增加其强度,又可以保持机翼前缘好的气动外形,前缘梁的翼根端从铰接点再延长至机身内,可使翼根前端有较好的气动外形,还可以利用机身的约束增强前缘梁抗弯、抗扭能力。
进一步地,机翼后缘梁利用机翼后缘的厚度和宽度,制作成具有足够强度的三角形桁架的底边。后缘梁翼尖部位和前缘梁的翼尖部位铰接连接,翼根部位铰接连接在滑轨的滑块上。
进一步地,横向梁和纵向梁在三角形桁架内,相互为沿机翼厚度方向上下位置铰接连接,各梁的端头分别连接在前缘梁、后缘梁、滑轨滑块上。
进一步地,蒙皮支撑肋是构成机翼纵断面气动外形的部件,同时连接着机翼折叠蒙皮,多组蒙皮支撑肋支撑着蒙皮按该气动外形构成机翼外表面,每组蒙皮支撑肋都由上、下两根肋构成,两根肋分别位于机翼三角形桁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每组蒙皮支撑肋的前端和机翼前缘梁铰接连接,两根肋的后端连接在一起,机翼展开后,蒙皮支撑肋搭接在机翼三角形桁架上、下表面,将承受的机翼蒙皮气动荷载传送给机翼支撑骨架。
进一步地,机翼蒙皮连接着机翼支撑肋,附着于机翼前缘和机翼支撑肋表面,机翼蒙皮为可折叠软质材料,材料应具有重量轻、厚度薄、抗拉强度高、拉伸变形小等特性,当机翼收拢折叠时,机翼蒙皮随之收拢折叠,当机翼展开后,机翼蒙皮在机翼三角形桁架和机翼支撑肋的拉伸下展开、绷紧,形成机翼外表面,利用机翼蒙皮材料的张力承受气动力带来的荷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及兰平;王旭,未经及兰平;王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8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中程民机后掠机翼的自然层流超临界翼型
- 下一篇:一体化涵道式螺旋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