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工圆形槽的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6763.7 | 申请日: | 201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9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广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儒研机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B23C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圆形 刀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圆形槽的刀具,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切削工作部、排屑部、延长臂部和刀柄部;所述切削工作部上设置有多个主切屑刃以及多个与多个所述主切屑刃相对应的排屑槽;所述排屑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切削工作部、延长臂部倾斜式连接形成排屑导向角;所述延长臂部上设置有多个导向槽。本发明的一种加工圆形槽的刀具,最大化地提高了刀具本身的强度,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刀具的切削阻力,进而提高了工件毛坯合格率和原材料利用率,尤其适用于压铸行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工圆形槽的刀具。
背景技术
针对现有加工刀具,在刀具加工长度和刀具直径比例达到8的时候,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振动和弯曲变形,被加工材料在加工过后的表面容易形成非常严重的纹路,并且造成加工后的工件表面成椎度倾斜,还使得被加工部位的位置度和圆柱度很难保证。
因此,现有金属部件在大工件或大直径零部件侧壁上加工大深度小直径圆形槽的加工措施是:
(1)增加铸毛坯在该位置的壁厚,以保证该位置的圆槽精度。这样会造成毛坯在铸造过程中因为壁厚增加而产生铸造缺陷,导致毛坯合格率降低,同时后续加工还需要去除这类孔工艺余量,造成原材料使用率降低和设备的能源损耗。
(2)降低机床加工效率。这样为保证工件达到尺寸精度要求会造成能源浪费。
总之,现有的刀具在加工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强度,会造成刀具在受到切削阻力后弯曲变形严重,无法提高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圆形槽的刀具,解决汽车和其它行业零部件加工过程中,无法高效地在大直径零部件侧壁上加工大深度小直径圆形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加工圆形槽的刀具,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切削工作部、排屑部、延长臂部和刀柄部;所述切削工作部上设置有多个主切屑刃以及多个与多个所述主切屑刃相对应的排屑槽;所述排屑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切削工作部、延长臂部倾斜式连接形成排屑导向角;所述延长臂部上设置有多个导向槽。
其中,在上述加工圆形槽的刀具中,所述排屑槽以螺旋角度右旋15°~60°设置,所述导向槽以螺旋角度左旋15°~60°设置。
其中,在上述加工圆形槽的刀具中,所述排屑槽以螺旋角度左旋15°~60°设置,所述导向槽以螺旋角度右旋15°~60°设置。
其中,在上述加工圆形槽的刀具中,所述排屑部与所述切削工作部的连接处形成的排屑导向角为30°~90°。
其中,在上述加工圆形槽的刀具中,所述排屑部与所述延长臂部的连接处形成的排屑导向角为30°~90°。
其中,在上述加工圆形槽的刀具中,所述主切屑刃、排屑槽的数量相等,且均为2~4枚。
其中,在上述加工圆形槽的刀具中,所述刀柄部内设置有主冷却孔,所述切削工作部和延长臂部内均设置有冷却孔,所述冷却孔与所述主冷却孔相通。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加工圆形槽的刀具,最大化地提高了刀具本身的强度,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刀具的切削阻力,进而提高了工件毛坯合格率和原材料利用率,尤其适用于压铸行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加工圆形槽的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儒研机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儒研机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67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